如皋農商銀行“農業供應鏈貸”推動龍頭企業快轉型
消毒、施肥、提沃……天色微亮,江蘇一品飼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承包農戶們就開始了每天養殖管理的“三部曲”。放眼望去,54個塘口整齊規范,錯落有致。“今年我們想利用好農商行的貸款資金,進一步擴大產業鏈范圍,上游拓展到飼料的自己加工,下游延伸到魚類產品深加工后的再銷售,減少中間過程,實現成本的再壓降和利潤的再提高。”江蘇一品飼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一邊在塘口補充春季魚苗,一邊欣喜地表示。
一品飼料公司成立于2014年,企業初期僅為家族模式經營的范式黑魚養殖,主要從事水產品的養殖、市場物流配送和銷售。受限于資金缺口、管理模式、產品特色等各方因素影響,企業的轉型發展異常緩慢且滯后。
雖然黑魚養殖周期不長,一般在半年左右即能出貨,但每畝的養殖成本卻相對較大,在10.68萬元左右,規模養殖需要前期有大量資金投入,小微企業結構單一、貿易模式單一,很難獲得高額融資,且銀行貸款利率的高低波動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周轉效率。
如皋農商銀行在了解企業金融困境之后,主動進行對接,在分析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之后,為其匹配了“農業供應鏈貸”產品,綜合授信1750萬元,綜合利率在5.7%左右,幫助企業實現了三大轉變。一是企業發展方向轉型,由傳統單一的黑魚銷售經營模式,整合成包括魚苗培育、飼料供應、農戶養殖、黑魚銷售、產品深加工等各類資源的多業經營,供應鏈閉環模式提高了協作效率,也系統性地降低了經濟運行成本。二是企業運作模式轉型,加入了農戶分攤養殖,對農戶經營有兜底保障,形成了“公司+農戶+銀行”的抱團式經營整體,有效解決了農戶養殖資金不足、企業運營資金虧欠、銀行農業貸款風險系數高的問題,也帶動和保障了區域特色產業經濟整體的發展。三是企業管理機制轉型,借助“農業供應鏈貸”資金,企業引進高級專業對口人才進行技術指導,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網絡化和可視化,大大提升競爭發展優勢。
“有別于傳統的增加投資、擴大產能老路,供應鏈通過跨界融合和協同發展,能夠重塑市場經濟的血脈和神經,打通從前端設計、生產到最后消費的各個環節,實現供需匹配,促進降本增效,從而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如皋農商銀行行長徐曉兵表示。
“農業供應鏈貸”為一品飼料成功渡過了發展瓶頸,幫助企業抓住了快速發展的機遇,實現整體規模井噴式發展。截至2019年3月末,該公司總資產已達5850萬元,2018年實現全年營業收入8800萬元,凈利潤451萬元,企業凈利潤率5.13%,農戶凈利潤在20%以上。公司已成長為具有560畝黑魚養殖示范培訓及苗種培育中心、萬噸級黑魚物流集散中心、價值千萬的黑魚專用膨化飼料生產流水線及配套車間、黑魚魚片加工生產及副產品研發生產中心的產銷一體化的南通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魚苗培育、飼料生產到養殖銷售,從黑魚深加工到產品包裝上市,形成了一個成熟的閉環產業鏈。
下階段,如皋農商銀行將一如既往地秉持“扶上馬,送一程”的理念,為更多龍頭企業合理匹配“農業供應鏈貸”,為銀企間“共成長、共發展”的戰略化合作提供更多優質可操作化的業務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