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農商銀行“四個轉變”助力特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丹陽農商銀行為加大對特色農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突破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難題,發揮農商銀行優勢,補齊短板,重點對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種養業大戶等特色農業貸款投放力度,確保新增貸款中小微企業貸款不低于2/3,實現了“四個轉變”。
金融產品由單一資金供給實現向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等內容的多元化金融產品轉變。丹陽農商銀行針對當前農村金融供給狀況,根據當地不同產業、不同生產周期的農村產業的金融需求,創新開發出 “惠農貸”“惠商貸”“稅易貸”等更多適合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以滿足農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貸款方式由傳統的擔保向創新型、靈活型的多樣擔保方式轉變。丹陽農商銀行建立差異化、特色化的擔保機制,促進“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對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辦理個人或第三方財產擔保融資,對創業中期的小微企業辦理客戶近兩年納稅擔保融資,對農業特色種養業辦理“省農擔”融資,對信用較好且難找保證人的辦理“親情貸”融資,對金額小的信用客戶辦理信用融資等多元化擔保模式。
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由傳統的服務設施向現代化、科技化的多樣化金融服務設施建設轉變。丹陽農商銀行加大對基層營業網點大廳、電子設備等設施維護和改造,管理好現有的ATM機、POS機和電話銀行等現代化金融產品和金融設施在農村地區的應用,改造營業大廳,減少柜面人員,增設智能化、多功能一體化的STM機,開辦客戶存取款、存單存取、圓鼎借記卡開卡等業務,全面提高服務效力和柜面替代率,向現代化、智能型網點轉化。
信貸營銷方式實現由客戶申請向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方面轉變。一是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丹陽農商銀行定期向政府匯報工作,積極參加項目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開發前期可行性資金論證等工作,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密切銀政、銀企交流合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二是盡力解決融資貴、融資慢問題,該行通過實行差異化利率定價機制,降低小微企業、家庭農場、種養業的執行利率,并持續優化小微企業貸款提前續貸、循環授信方案。同時,推行總行“三農“和小微企業部制改革,建立普惠金融部,實行支農支小快速通道,通過優化操作流程、落實限時服務,有效提升該行整體服務水平;對100萬元以下的自然人貸款實行“陽光信貸”操作流程,大大方便了自然人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