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農商銀行做好小微金融服務“大文章”
今年以來,南通農商銀行牢牢把握“立足本土、支農助小”的普惠發展思路,圍繞“專業團隊、專門平臺、專項考核、專屬服務”,認真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使命,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服務“主力軍”作用。截至11月末,全行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48.11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為63.79%,較年初上升6.35個百分點;1000萬元以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凈增11.45億元,戶數凈增646戶;普惠型農戶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26.41%,超過各項貸款增速18.67個百分點。
打造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
強化頂層設計,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支農支小戰略定位不動搖,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 “大普惠”領導小組,加強前臺部門聯動,統籌抓好業務經營、結構調整、監管指標達標等工作,研究并制定適合全行普惠金融發展的各項制度,集中破解業務難題。
擴充營銷團隊,提升服務能力。為充實一線營銷力量,南通農商銀行深入推進網點定員定編的同時,在全省農商行中率先探索組建專職營銷的零售經理團隊。從柜面人員中精挑細選了近100名業務骨干,組建零售經理團隊,與傳統客戶經理開展聯合營銷,集中營銷1000萬元以下小微貸款。廣泛應用掃街掃園、進村入社、銀稅共建等方式,最大化發揮管理半徑小、決策效率快、服務模式便捷優勢,為小微客戶提供綜合化的服務方案。
推進渠道整合,構建戰斗合力。統籌線上與線下、平臺與場景、物理網點與電子銀行等渠道資源,實現客戶經理與零售經理業務發展的良性互動。
搭建專門的營銷獲客平臺
搭建銀村合作平臺。在實現“陽光信貸”農戶建檔覆蓋面100%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2019年陽光信貸整村授信工作方案》,著力實現“網點服務輻射覆蓋到村、有效授信覆蓋到戶、金融服務覆蓋到人”的普惠金融發展目標。目前,已完成全行10家支行14個村的整村授信工作,授信戶數15113戶,金額12.24億元。
搭建銀擔合作平臺。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整村授信等方面與省農擔公司開展批量擔保合作。截至11月末,南通農商銀行與省農擔合作貸款余額84筆7048萬元。
搭建銀企合作平臺。依托核心企業,以真實貿易為前提,運用貿易自償性作為風控方式,通過應收賬款質押、存貨抵押、商票保貼等方式,為產業鏈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截至11月末,已授信5戶核心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平臺,累計放款107筆2.71億元,服務小微企業供應商超百戶。
完善專項的激勵考核機制
發揮考核引導。出臺小微信貸業務專項考核辦法,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支行,在考核期內大幅提升涉農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擴面增量的獎勵力度,形成鮮明的考核導向。
加強過程管控。年初,與支行簽訂目標責任狀,壓實工作責任。通過建立客戶經理營銷日志、按月編發工作簡報、定期召開信貸工作例會等多種手段,及時跟蹤督促一線營銷。對業績連續不達標的客戶經理、綜合排名落后的支行行長,采取“警告、夕會促進、待崗、末位淘汰”等組合拳,激發工作活力。
嚴肅信貸紀律。建立健全客戶經理服務公示制度,規范客戶經理服務標準,向客戶公示該行在業務經辦中的收費情況、轉貸時間、相關產品手續以及舉報電話,提高辦貸透明度,打造南通地區信貸服務新標桿。
定制專屬的客戶服務模式
產品匹配更加精準。緊盯涉農、小微客戶需求,配套研發涉農小額貸。與省農擔合作推出“惠農快貸”“惠農貸”產品,打造適合本地農業農村發展的小額涉農信貸產品。針對轄內土地主要流轉給外地人承包經營的現狀,對非江蘇籍承包人發放涉農小額貸,單戶最高20萬元,執行市場報價利率,上線三個月,發放3筆40萬元。
服務流程更加便捷。建立小微企業綠色審批通道,在客戶準入、信貸審批、風險偏好、業績考核等方面進行差異化管理,安排專崗專人負責審批業務分發和流程跟蹤,確保即時審結。
融資成本更加節省。主動調節小微民營企業內部轉移定價,在付息率同比上升0.18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小微貸款利率整體下調30個BP。先后爭取再貸款8.2億元和轉貸款2億元,定向優惠服務本地小微企業,幫助小微企業節約融資成本。
堅定不移做小微是責任、是使命,專心致志做好小微是擔當、是能力。南通農商銀行將堅守初心,專心做好小微金融服務“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