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宣傳部統籌幫扶助力富民強村
近日,淮安市委宣傳部赴盱眙縣桂五鎮四橋村和水沖港村開展“七一”慰問和結對幫扶調研活動,實地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來臨之際,給他們送去溫暖。
近年來,淮安市委宣傳部致力于幫助水沖港村和四橋村持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2019年,掛鉤幫扶村由水沖港村調整為四橋村,“陽光扶貧”結對幫扶關系保持在水沖港村不變。面對幫低收入農戶與幫村集體經濟發展“分居”兩地的現實,該部積極按照淮安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自加壓力、提升標桿,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目標責任狀,部主要領導多次聽取情況匯報,召開部務會進行專題研究,切實以精準的措施推動掛鉤幫扶工作力度不減、責任不減、成效不減。
持續聚焦低收入農戶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低收入農戶的增收脫貧是事關全面小康的關鍵一環。淮安市委宣傳部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要求全體幫扶責任人扛起結對使命,擔起幫扶責任。根據部機關干部人事調整,及時做好結對幫扶責任人的動態調整。幫扶責任人由47人增加到53人,通過細化幫扶舉措,明確幫扶路徑,真正做到應扶盡扶、應幫盡幫,明責任、壓擔子。梳理低收入農戶幫扶重點、難點,針對特別困難戶,采取個性化幫扶。動態掌握水沖港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變動情況。按時定期組織全體幫扶責任人開展“陽光扶貧”走訪慰問活動,發放慰問金,認真填寫完善手機APP信息內容。積極做好協調爭取工作,指導村兩委實施脫貧產業項目,優先租用低收入農戶的土地、雇傭低收入農戶參與項目勞動,實現土地收入、工作收入、分紅收入“三全其美”。
持續發展村集體經濟
發展特色產業、增加集體經濟是實現脫貧攻堅的“四梁八柱”。淮安市委宣傳部雖不再幫扶水沖港村集體經濟發展,但是繼續督促村兩委將前期投資的扶貧項目建設管理好,將后續扶貧資金使用好,充分發揮好項目的“雙增”效應,放大扶貧資金的“引領”效應。推動先期協調的宅基地有償退出工作取得重大進展。2019年水沖港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突破。同時,面對新結對的四橋村的新情況、新變化、新任務,該部要求幫扶聯絡員第一時間走下去、走進去了解情況,安排分管領導帶隊,深入調研走訪,拿出方案、明確目標。部機關研究出資30萬元,用于扶持四橋村產業發展。幫扶聯絡員融入工作隊大局,協助工作隊領導做好匯報爭取、項目考察等工作,爭取幫扶資金100萬元。在工作隊的指導幫助下,整合放大扶貧資金效應,集中政策優勢、資金優勢、團隊優勢辦大事、辦好事。2019年四橋村集體經濟收入創新高,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持續建強基層黨組織
“農戶富不富、關鍵在支部”。農村黨組織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戰斗堡壘。淮安市委宣傳部著眼于指導水沖港村鞏固脫貧成效,幫助四橋村兩委充分發揮組織引領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拉長補齊脫貧過程中的短板弱項,甩開包袱、邁開步子,加快脫貧步伐。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嚴格“三會一課”制度,過好組織生活,增強組織觀念,強化組織歸屬,讓廣大普通黨員在帶著“家的溫馨”、有著“家的感覺”中發揮模范作用。發揮宣傳部門指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職責功能,立足盱眙全國試點背景,個性化、針對性地指導水沖港村和四橋村的實踐中心提檔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