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農商銀行后巷支行與實體經濟真誠相“貸”
今年以來,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制造業帶來的影響,丹陽農商銀行后巷支行克服信用環境不佳的現狀,充分利用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緊扣“授信率、首貸率、有貸率”主題,通過降利率、快速辦貸、加大信貸投放、信息共享等,出實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助實體經濟發展。截至5月末,該行各項貸款客戶439戶、余額136012.76萬元,比年初新增貸款客戶26戶、金額3991.00萬元,新增貸款均為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
大力拓展長尾客戶,為實體經濟“貸”來福音
面對區域內各行各業,客戶經理主動深入村、園區,與工商、稅務、環保等部門聯系,利用各種信息渠道獲得目標客戶名單,通過向前輩們學到的“二進三問四見”(進農家、門店,進田頭、車間、倉庫;問借款用途、問產品銷售、問應收款;見借款人、見借款人家人、見擔保人、見上下游客戶)調查方法,了解轄內農戶、專業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主動對接實體經濟,根據小微企業“四表五度”(電表、水表、工資表、銀行對賬表;信譽度、風險度、忠誠度、貢獻度、發展潛力度)及節能環保、產品技術、資金財務等信息,進行評級、授信,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身份證”。目前,已建立小微企業“身份證”50多個,預授信8200多萬元。
佳潤工具公司是當地一家小企業,生產的各種五金工具產品主要銷往國外。受疫情影響,公司貿易出口業務受阻,立即實施了業務轉型,將業務拓展到國內市場,幾經周折后,接洽了國內幾家大型公司的工具業務,訂單問題得以解決。但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有的流動資金難以滿足訂單生產需要。如果不能正常組織生產,訂單產品將無法按時完成。正在公司負責人一籌莫展時,客戶經理汪方誠主動上門為其推薦“稅易貸”,企業很快申請100萬元貸款到賬,資金難題迎刃而解。
解小微企業之“渴”,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后巷鎮是五金工具、電子接插件、包裝等產業集聚地,行業特點鮮明,產業鏈上小微企業眾多,在抗疫常態下,資金短缺是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后巷支行準確把握國家對產業結構、行業調整的政策動向,圍繞小微實體企業,送信息、技術、資金,通過支持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和創業。
挖掘產業鏈上下游客戶,對符合信貸條件的小微企業客戶實施信貸傾斜,努力讓小微企業度過“疫情”。首先,對于正常生產中的成長型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實行雪中送炭。其次,對小微企業涉及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消費、服務業、綠色環保等客戶優先安排信貸資金,并提供“一站式”信貸服務。
后巷支行支持困難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重點支持了水電施工、五金工具、包裝等企業。“多虧了農商行信貸和信息的支持,丹北鎮博倫水暖器材經營部才有了今天。”經營部賈老板說:“今年初接到一個大水電安裝工程,有較大的資金缺口,我跑了好幾家銀行都難以取得貸款。客戶經理朱文得到信息后,主動上門調查并向支行負責人匯報,迅速給予了150萬元貸款支持。事后,客戶經理朱文還對企業的資金使用、生產經營進行了密切的跟蹤服務。在發現企業離集鎮較遠后,又幫助企業辦理了網上銀行業務,安裝了收銀通,真是幫助解決了我的大難題。”
該行對小微服務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資金服務,而向一體化、全方位發展,如開通網銀、開通手機銀行、安裝收銀通等業務,提供綜合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