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農商銀行“四化協同”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
常熟農商銀行成立以來,始終踐行普惠金融使命,在全國農商銀行系統中率先成立事業部制的小微金融總部,打造標準化的“小微信貸工廠”模式,致力于為非標準化的微型企業主、個體經營戶等“草根”群體提供正規的金融服務,打造小微金融“專營銀行”“首選銀行”。目前,該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超過700億元,占全行貸款的65 %。在為廣大小微客戶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的同時,“四化協同”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已成為推動該行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團隊專業化。該行小微金融總部實行“四線三級”網狀管理架構,在分部設置總經理、風控總監和發展總監組成管理“鐵三角”,以分部為基地,穩固一線管理基礎,通過“師帶徒”培養模式,讓學生的業務技能快速提升,實行獨立的資源配置核算、業績核算和績效核算,從機制上激發員工投身小微金融的積極性。目前,該行小微金融團隊已從創立時的10人發展到1700多人的專業隊伍,讓很多游離于正規金融服務邊緣的“草根”客戶群體能夠享受到無抵押、上門服務的便捷金融服務。十多年來,該行已累計服務小微客戶35萬戶、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元,直接或間接幫助170多萬名雇傭勞動者獲得就業崗位。
信貸工廠化。該行在引入德國IPC微貸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經濟模式,自主開發MCP移動貸款平臺,通過地圖定位、語音錄音、實時上傳等功能,實現信息資料的電子化傳輸和在線審批,大大提高了小微金融服務的質效,打造了前臺營銷調查、中臺審批、后臺管理操作的流水線“信貸工廠”模式,實現了貸款效率和風險管控的有機統一,貸款流程平均用時僅兩天,人均管戶金額由1000萬元提升至2400萬元,實現小微貸款模式的經濟可持續。
渠道線上化。為適應小微客戶線上金融需求的快速提升,該行引入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加快推進業務線上化進程,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新科技手段,推出“申請不上門、審核不見面、提款更方便”的授用信服務。實現對公信貸業務用信及還款流程的線上化,覆蓋50%以上的對公客戶群體。上半年,該行線上貸款余額60多億元,較年初增25億元,線上貸款戶數新增5.5萬戶,推廣線上產品“融易貼”,在線貼現速度達秒級,線上貼現123億元,較年初增加53億元,有效滿足客戶線上金融需求。
風控系統化。該行引入軟信息不對稱分析模型,匯總不同維度的客戶信息,通過可視化方式識別分析客戶存在的風險信息,提升風險判斷能力。嚴控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堅持不喝客戶一杯水、不吃客戶一頓飯、不沾客戶一點光的“三不”原則,架設信貸員“十不準”等高壓線,通過飛行審計和駐點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始終保持風險高壓管控。采用嚴格的風控手段,實時將實地調查數據傳入信貸系統,采集客戶定位信息,通過客觀數據與客戶主觀表達的比對,進行邏輯檢驗判定風險。同時,加強大數據風控模型開發和應用,完善行業審批模型,提升風險決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