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預測
一、銷售百分比法
假設某些資產和負債和銷售收入之間有穩定的百分比關系。
(一)根據銷售總額確定融資需求
(二)根據銷售增加額確定融資需求(重點)
基本步驟:
首先,確定與銷售收入之間有穩定的百分比關系的項目;
其次,確定這些項目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使用基期數據);
再次,帶入公式計算,即外部融資需求額=增加的資產-負債的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二、財務預測的其他方法
(一)使用回歸分析技術
(二)通過編制現金預算預測財務需求
(三)使用計算機進行財務預測
增長率與資金需求
一、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注意存在通貨膨脹時的處理)
二、外部融資需求的敏感分析
外部融資需求的多少,不僅取決于銷售的增長,還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銷售凈利率。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資需求越大;銷售凈利率越大,外部融資需求越少。
三、內含增長率(令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為0求得的增長率)
四、可持續增長率
(一)含義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并保持目前經營效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政策(資本結構、股利支付率)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二)假設條件
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如下:
1.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是一個目標結構,并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支付率是一個目標支付率,并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3.不愿意或者不打算發售新股,增加債務是其惟一的外部籌資來源;
4.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將維持當前水平,并且可以涵蓋負債的利息;
5.公司的資產周轉率將維持當前的水平。
(三)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
1.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收益留存率
2.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1-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
(四)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
在不增發新股的情況下,它們之間有如下聯系:
1.如果某一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則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三者相等。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增長,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下降,則實際銷售增長就會低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低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4.如果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已經達到公司的極限水平,單純的銷售增長無助于增加股東財富。
可持續增長的思想,不是說企業的增長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續增長率。問題在于管理人員必須事先預計并且加以解決在公司超過可持續增長率之上的增長所導致的財務問題。超過部分的資金只有兩個解決辦法:提高資產收益率或者改變財務政策。
(五)超常增長
1.超常增長的銷售額=銷售額×(1+實際增長率)-銷售額×(1+可持續增長率)
2.超常增長所需資金=實際增長情況的資產額-可持續增長情況的資產額
3.實際增長情況的負債-可持續增長情況的負債;實際增長情況的所有者權益-可持續增長情況的所有者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