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東吳教育培訓官網! 全國總部:025-83692169 | 文章地圖 | 欄目地圖
閨蜜在寢室用SM調教我2020年銀行校招考試邏輯推理精選題(84)_東吳教育培訓
當前位置: 東吳教育培訓 > 備考資料 > 行測(EPI) > 邏輯推理 >
2020年銀行校招考試邏輯推理精選題(84)
時間:2019-08-08 14:45???來源: 銀行招聘網
  2020年銀行校招考試邏輯推理精選題(84)
  英國研究各類精神緊張癥的專家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根據一項對10000個經常上網的人的抽樣調查,承認上網后感到煩躁和惱火的人數達到了1/3;而20歲以下的網迷則有44%承認上網后感到煩躁和緊張。心理學家認為確實存在著某種“互聯網狂躁癥”。
  根據上述資料,以下最不可能成為“互聯網狂躁癥”病因的是(  )。
  A.由于上網者的人數劇增,通道擁擠,如果要訪問比較繁忙的網址,有時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B.在Internet上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很多時候信息過量會使人們無所適從,失去自信,個人注意力喪失
  C.雖然在有些國家使用互聯網是免費的,但在我國實行上網交費制,這對網絡用戶的上網時間起到了制約作用
  D.由于匿名的緣故,上網者經常會受到其他一些上網者的無禮對待或接收到一些信息垃圾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論點是確實存在著某種“互聯網狂躁癥”,論據是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根據一項對10000個經常上網的人的抽樣調查,承認上網后感到煩躁和惱火的人數達到了1/3,而20歲以下的網迷則有44%承認上網后感到煩躁和緊張。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上網者的人數劇增,通道擁擠,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從而引起上網者煩躁和緊張,因此A中說法可能成為“互聯網狂躁癥”病因;
  B項:網上信息過量會使人們無所適從,失去自信,個人注意力喪失,進而使得上網者煩躁和緊張,因此B中說法可能成為“互聯網狂躁癥”病因;
  C項:實行上網交費制,起到了制約人們上網的作用,與上網后感到煩躁和緊張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因此C中說法最不可能成為“互聯網狂躁癥”病因;
  D項:遭受無禮對待或接收到一些信息垃圾,從而使得上網者感到煩躁和緊張,因此D中說法可能成為“互聯網狂躁癥”病因。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最新招聘
    熱點資訊
    ?
      聯系方式
  • 客服電話:025-83692169
  • 考試QQ群:577523122
  • 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