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行校園考試資料分析精選題(62)

1.
1982—2000年,北京勞動力資源增長了( )。
A.45.2%
B.47.2%
C.51.3%
D.58.3%
2.
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近年來北京勞動力資源加速增長
B.勞動力資源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從業人員增長的速度
C.勞動力資源與從業人員的數量差距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
D.勞動力供給明顯大于對勞動力的需求
3.
下列哪些因素不是造成北京市失業人口增加的原因?( )
A.勞動力資源增長快于從業人員的增長
B.勞動力供給明顯大于對勞動力的需求
C.外來流動人口的迅速涌入
D.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緩慢
4.
2000年北京市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增加( )。
A.7.2個百分點
B.8.9個百分點
C.9.5個百分點
D.14.5個百分點
5.
如果經濟發展對勞動力吸納能力的減弱是失業現象的基礎性因素,那么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總量上的矛盾則成為失業直接的表現形式。下列哪一項不是導致這種矛盾擴大的原因?( )。
A.每年新增應屆畢業生增加
B.留學歸國創業的人員增多
C.外地來京務工人員迅速增多
D.就業人員的素質越來越不適應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1.答案: D
解析:
>1982—2000年,北京勞動力資源增長了(960.2-608.5)÷608.5≈350÷600≈58%,D最接近。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A:觀察圖表發現,>北京勞動力資源加速增長,故A項正確。
B:從1982年-1990年,勞動力資源增長速度為(717.5-606.5)÷606.5≈111÷607≈18%,而從業人員的增長速度為(622.6-542.7)÷542.7≈80÷543≈14%,>勞動力資源的增長增長率大于從業人員的增長率,故B項正確。
C:用直尺測量各年份>勞動力資源與從業人員數量的柱狀圖的高度差,可明顯看出>勞動力資源與從業人員的數量差距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故C項正確。
D:僅以“從業人員數目”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對勞動力的需求,因為可能需求很大,但符合要求的人很少最終導致從業人員較少,故D項錯誤。
因此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D
解析:
綜合來看,只有D項和所給資料聯系最小,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觀察選項發現,A、B、C選項數值非常接近,估算可能造成誤差過大而錯選答案,因此只能精確計算。>2000年北京市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960.2-711.7)÷1356.9≈249/1357,>1990年北京市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717.5-622.6)÷1081≈95/1080,>2000年北京市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增加了約>249/1357>->95/1080>≈0.183-0.088>=0.095。故正確答案為C。
>注意:失業人口=勞動力資源-從業人員數。
5.答案: D
解析:
A、B、C項都將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總量上的矛盾的擴大,而D項與題干所述關系不大,>故正確答案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