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行校園考試資料分析精選題(72)

1.
與2002年相比,2011年西北地區進入城市綜合競爭力前100名的城市增加了( )個。
A.1
B.2
C.3
D.4
2.
與2002年相比,2011年( )地區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前200名的城市數量下降最為顯著。
A.環渤海
B.東南
C.中部
D.西南
3.
2011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前50名中的特大型城市,至少有( )個位于東南地區。
A.11
B.13
C.18
D.無法判斷
4.
十年間,與其他規模的城市相比,( )在各個排名檔次內的城市數量變化幅度最小。
A.特大型城市
B.大型城市
C.中等城市
D.小城市
5.
根據資料,以下有關2011年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的描述無法判斷的是( )。
A.排名第101—200名的城市主要為大城市和中等城市
B.排名第101—200名的城市有1/3以上集中在中部地區
C.與十年前相比,西南和東南地區均有城市跌出城市綜合競爭力前50名
D.排名前200名的城市中,近1/4數量的城市屬于中部地區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
1.答案: B
解析:
觀察第一個表格中西北地區的數據,前100名的城市2011年有3+5=8個,2002年有2+4=6個,因此與2002年相比,2011年增加了2個城市。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C
解析:
觀察第一個表格中最后2行數據,中部地區相差最大,為57-48=9個。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B
解析:
第二個表格中,2011年綜合競爭力排在前50名的特大型城市有37個,若其他地區位列前50名的城市均為特大型城市,則位于東南地區的特大型城市最少,所以東南地區的特大型城市至少有37-(8+5+6+2+3)=13個。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
觀察第二個表格,四個排名檔次中,特大型城市的數量變化幅度最小,分別為0、1、0、1。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觀察第二個表格,在第101—200名的數據中,2011年四種規模城市的數量分別為特大型城市6+2=8個,大城市24+17=41個,中等城市17+25=42個,小城市3+6=9個,其中主要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A說法正確;
根據第二個表格,2011年排名第101—200名的城市共有8+41+42+9=100個;第一個表格中,中部地區排名第101—200名的城市數量為17+18=35個,比重為35%,高于1/3,B說法正確;
比較第一個表格中西南和東南地區的前50名城市數量,2011年均比2002年減少2個,說明有城市跌出綜合競爭力的前50名,C說法正確;
兩個表格沒有說明中部地區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數量,所以無法判斷其在前200名中所占的比例,D說法無法判斷。
故正確答案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