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篇
1、四部門聯合發文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
近日,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2、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例,在房山區
在6月18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9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通報,6月17日0時至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例,朝陽區8例、西城區1例;輕型1例、無癥狀感染者8例;均為隔離觀察人員。
3、北京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傳播鏈條已基本阻斷
在6月18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9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通報,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每日新增病例數已連續4天下降,并已降至個位數,連續三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傳播鏈條已基本阻斷,形勢持續向好,進入收尾階段。
4、上海今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2地列為中風險地區
6月18日17時,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5場新聞發布會。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了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據趙丹丹介紹,今天(6月18日),上海市新增社會面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市、區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立即響應,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相關人員排查、采樣檢測和防控管理,落實相關場所及環境終末消毒等防疫措施。這2例確認病例已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5、鄭渝高鐵6月20日全線貫通運營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發布消息,20日,鄭州至重慶高速鐵路襄陽東至萬州北段(以下簡稱鄭渝高鐵襄萬段)建成開通,我國西南地區外出的又一快速客運通道--鄭渝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運營,北京、鄭州至重慶最快6小時46分、4小時23分可達,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系將更加緊密。
6、中國將新建八個國家大氣本底站
記者近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在膠東半島、黃淮、四川盆地等區域選址新建8個國家大氣本底站,實現16個氣候系統關鍵觀測區國家大氣本底站全覆蓋。
7、中石化上海石化突發火情:火勢得到有效控制 已導致1人死亡
記者從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獲悉,18日4時28分該企業化工部乙二醇裝置發生火情,目前已導致1人死亡,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8、國家衛健委:6月17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11例 治愈出院病例72例
6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4例(廣東6例,福建4例,云南4例,上海2例,江蘇2例,北京1例,黑龍江1例,湖北1例,湖南1例,四川1例,陜西1例),含2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湖南1例,陜西1例);本土病例11例(內蒙古5例,遼寧4例,北京1例,上海1例),含1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在內蒙古)。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9、近十年來中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
6月17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十年來中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封禁保護沙化土地2658萬畝,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10、四川馬爾康6.0級地震災區災損斷道農村公路已全部恢復通行
記者17日從四川馬爾康6.0級震群抗震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6月10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發生的6.0級震群型地震最高烈度為8度,累計造成馬爾康市等5個縣(市)、68個鄉(鎮)、113950人受災,6人受傷,沒有群眾失蹤和人員遇難。目前災區81條災損斷道的農村公路已全部恢復通行,應急通信、供電供水等均已恢復,群眾生活物資保障充足。
國際篇
1、世貿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成功舉行
記者17日從商務部獲悉:世界貿易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MC12)于12日至17日在瑞士日內瓦成功舉行,會議取得多項成果。商務部表示,在全球動蕩時期、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的困難時刻,MC12的成功標志著多邊主義一次關鍵而重要的勝利,充分展示了世貿組織成員的團結協作和共克時艱的決心,進一步提振國際社會對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為應對全球挑戰、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一股強勁暖流。
2、烏克蘭否認西方領導人勸說烏總統與俄談判 北頓涅茨克氮肥廠部分烏武裝人員投降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烏克蘭總統新聞秘書尼基福羅夫17日否認了有關部分歐盟國家領導人曾勸說烏總統澤連斯基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的傳聞。據塔斯社17日報道,被圍困在北頓涅茨克市氮肥廠內的部分烏克蘭武裝人員開始投降。
3、聯合國兒基會:全球流離失所兒童創二戰以來最高紀錄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基會)17日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截至2021年底,因沖突、暴力和其他危機而流離失所的兒童人數達到3650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數字。
4、俄羅斯主流電視臺開播“今日中國”欄目
俄羅斯“紅線”電視臺“今日中國”欄目開播儀式16日在莫斯科藝術畫廊舉行,這是以中國為主題的視聽產品首次以日播形式進入俄羅斯主流電視網絡。
5、牙買加總督表示愿推動牙中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
金斯敦消息:牙買加總督帕特里克·艾倫17日在首都金斯敦表示,愿推動牙中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
6、聯合國秘書長呼吁采取更多行動扭轉土地退化勢頭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發表致辭,呼吁國際社會采取更多行動,扭轉仍在惡化的土地退化勢頭。
7、日本最高法院:政府無需賠償福島核災民
日本最高法院17日駁回大約3700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受影響人員的國家賠償請求,認為政府對福島縣及周邊居民疏散避難多年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這是最高法院首次就日本政府是否應當為福島核事故承擔國家賠償責任作出裁決。共同社解讀,這勢必會作為判例影響今后的類似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