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面試的主要形式分為三種:結構化面試、半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
結構化面試,也稱標準化面試,是相對于傳統的經驗型面試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并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
結構化面試包含3個方面的含義:1、面試 程序的結構化;2、面試試題的結構化;3、面試結果評判的結構化。問題的結構就是招聘崗位所需要的人員素質結構,也就是說所有考生的面試程序、面試題目都是一樣的,眾多考官按照統一的標準和尺度給應試者評分.
所謂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的內容、形式、程序、評分標準及結果的合成與分析等構成要素,按統一制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的面試。盡管結構化面試也是通過考官與應考者之間的交流來進行的,但從形式到內容上,它都突出了標準化和結構化的特點,比如,結構化面試要求面試題目對報考相同職位的所有應考者應該相同;面試考官的數量至少在2人以上;典型的結構化面試還要求在對擬任職位進行工作分析的基礎上編制面試題目。正因為如此,結構化面試的實施過程更為規范,面試結果也更為客觀、公平、有效。
所謂結構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面試過程把握(面試程序)的結構化。在面試的起始階段、核心階段、收尾階段,面試官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事前都會相應策劃。
二是面試試題的結構化。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要考察應聘者哪些方面的素質,圍繞這些考察角度主要提哪些問題,在什么時候提出,怎樣提,在面試前都會作出準備。
三是面試結果評判的結構化。從哪些角度來評判應聘者的面試表現,等級如何區分,甚至如何打分等,在面試前都會有相應規定,并在眾考官間統一尺度。
半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構成要素中有的內容作統一的要求,有的內容則不作統一的規定,也就是在預先設計好的試題(結構化面試)的基礎上,面試中主考官向應試者又提出一些隨機性的試題;半結構化面試是介于非結構化面試和結構化面試之間的一種形式。它結合兩者的優點,有效避免了單一方法上的不足。總的說來,面試的方法有很多優勢,面試過程中的主動權主要控制在評價者手中,具有雙向溝通性,可以獲得比材料法中更為豐富、完整和深入的信息,并且面試可以做到內容的結構性和靈活性的結合。所以,半結構化面試越來越得到廣泛使用
半結構化面試的一般程序:
1)面試的準備:崗位分析、確定測評要素、設計評分表、面試題目編制;
2)面試的主持:主持的準則、如何控制面試進程、如何結束面試;
3)面試的判斷:面試記錄的方法和要點、信息的整合、各種線索的利用。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由一定數目(通常6-8人)的考生組成一個臨時工作小組,討論給定的問題,并作出決策,時間一般為30分鐘左右。討論過程中不指定誰是領導,也不指定受測者應坐的位置,讓受測者自行安排組織,最后要求達成一致意見,以此來考查考生的各方面能力是否達到擬任崗位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