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東吳教育培訓官網! 全國總部:025-83692169 | 文章地圖 | 欄目地圖
免費人成視頻在線觀看網站丹陽農商行:助推眼鏡生產規模位居全國首位_東吳教育培訓
當前位置: 東吳教育培訓 > 最新資訊 >
丹陽農商行:助推眼鏡生產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時間:2015-05-26 16:33???來源: 銀行招聘網
諸多媒體常用“一副眼鏡扮靚一座城市”來宣傳丹陽,儼然,眼鏡行業已成為丹陽對外的一張“燙金名片”。目前,丹陽市擁有眼鏡生產企業1000多家,年產鏡架4億多副、樹脂鏡片8800萬付、光學鏡片4600萬付,總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截至2015年3月末,丹陽農商行已向274家眼鏡生產企業、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余額達6.35億元。
以點帶面,“貸”動眼鏡業起步發展。丹陽眼鏡業起步于1972年,從最初的組裝眼鏡到生產玻璃鏡片、眼鏡架子等配件開始,走過了漫長的成長之路。1988年,境外眼鏡產品大量涌進中國市場,中國眼鏡行業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短短四、五年時間,上海、北京、蘇州等全國眼鏡主產區的知名眼鏡廠相繼倒閉。1991年,丹陽的眼鏡業走到了沒落的邊緣。1992年,在鎮江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湯龍保的帶領下,發展眼鏡產業,由于創業初期資金缺口大、市場缺乏,眼鏡產業難以做大。針對這一實際,丹陽農商行組織信貸人員深入上海、浙江和廣東等地,對市場進行調研,及時制定信貸計劃,采取“1+N”方式進行扶持。一是對創業領頭人湯龍保所領導的鎮江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授信300萬元,為該公司的生產、銷售奠定了基礎。1993年,鎮江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年銷售350多萬元,一年內翻了3倍。價格和勞動力優勢,讓湯龍保的鏡架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跟,成了地方行業老大。二是當年對規模小、剛起步的江蘇亞太光學、江蘇天目眼鏡、江蘇積家光學、江蘇通球眼鏡等一大批小微企業,分別授信60萬元、55萬元等不同金額,用于擴建廠房和購買設備,當年銷售均超1000余萬元,帶動2000多名農民就業。三是增加領頭企業授信額,1994年對湯龍保領導的萬新公司增加授信250萬元,支持其成功開發、攻克樹脂鏡片,填補中國市場空白,其打著“萬新”商標、品牌的樹脂鏡片,投放國內外市場受到晴睞。2001年萬新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作為市級龍頭企業,統一注冊商標,為全市眼鏡生產、加工企業提供原料、資金、信息、技術等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全市的生產、加工業走上了規模化的發展軌道。通過“1+N”龍頭帶動中小企業的扶持模式,丹陽市眼鏡生產、加工企業迅速發展,目前已發展1000多家企業。
做優服務,推動眼鏡業成為全國生產基地。隨著眼鏡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產企業和從業人員倍增,丹陽農商行圍繞產業實際,強化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創新,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眼鏡生產、加工、貿易的從業人員、產量、銷售及盈利能力等數量持續增長,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一是開展集中授信活動。丹陽農商行定期深入企業、個體工商戶進行走訪,了解生產經營情況,結合企業需求,按照“一次核定、隨用隨貸、周轉使用、余額控制、風險可控”的原則,每年進企業、村、戶開展一次集中授信活動,切實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題。二是綜合運用擔保方式。先后運用了動產抵押、倉單質押、原材料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股權質押、設備抵押、擔保公司擔保、票據敞口、信用證等方式,進一步解決了企業的擔保難題。三是創新金融產品。結合轄內實際,為部分企業量身打造金融產品。先后開辦了青年創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小額婦女擔保貸款、“惠農通”貸款等多個信貸產品。
傾力支持,促進眼鏡產業轉型升級。隨著全國各地眼鏡生產的產量加大和生產企業的數量增加,丹陽市眼鏡產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丹陽農商行從引導建立經濟合作組織、支持延伸產業鏈等方面扶持眼鏡生產企業全面轉向升級。一是通過積極協調政府部門、提高眼鏡協會會員貸款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等措施,推動以湯龍保為會長的眼鏡行業協會發展。在依靠行業協會有效防范和化解自身信貸風險的同時,促進了生產企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良好局面,掌握了全國眼鏡的定價權。二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實行科技創新,才能推動眼鏡產業提檔升級、做優做強。2012年,丹陽農商行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發放700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建成了集眼鏡生產、質量監測、包裝、物流的“一條龍”服務體系,走上了產業升級的道路。三是支持龍頭企業開發功能鏡片,隨著“萬新”品牌在國內鏡片市場的崛起,萬新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開始了從傳統的近視、遠光鏡片到私人訂制款功能性鏡片的華麗嬗變。目前,萬新產品遍布于歐美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萬新光學共生產鏡片3.3億余副,全球每年約有3300萬消費者佩戴萬新生產的鏡片。四是培植眼鏡專業市場。針對大部分眼鏡企業以“前店后廠”,在眼鏡市場設立窗口,實行生產、批發、零售的發展模式。丹陽農商行支持市政府在人口流動量大、交通方便的丹陽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邊,建立一個占地27畝、建筑面積為3.7萬平方米、商鋪800余間的眼鏡市場,吸引了本地企業、商戶和上海、浙江、廣東等全國各地的眼鏡經銷商或代理商,在2014年的市場交易金額達15億人民幣中,來自丹陽市眼鏡企業的產品就占六分之四。
雪中送碳,助力眼鏡生產企業過難關。近年來,面對1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眼鏡生產企業,在經濟陰霾持續彌漫,企業生存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丹陽農商行充分發揮城鄉網點的優勢,主動優化信貸結構、對接眼鏡產業,出臺多項措施保障企業正常運轉。一是高度關注眼鏡業的發展前景及市場行情的波動,與企業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及時了解、掌握市場的變化對行業的影響,切實關注貸款風險。二是對存量的眼鏡企業貸款,適度提高風險的容忍度,兌現了關鍵時刻不盲目地“惜貸”、“恐貸”、“抽貸”、“壓貸”的承諾,而是主動地放貸。三是對眼鏡企業貸款到期,暫無能力償還的,可以展期,以緩解加工業主經營資金的壓力。四是對 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資信較好,無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及時提供信貸支持或增加貸款授信額度,切實滿足眼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資金需求。通過開展基本授信調 查活動,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幫助眼鏡生產企業度過難關為己任,重點支持優秀的中小企業發展和個人投資資金需求。在控制好風險的前提下,大力拓展個人信貸 業務,落實專門業務拓展人員,對有市場需求、有發展前景、有技術優勢的眼鏡生產企業盡力滿足其貸款需求。在丹農商行的支持下,許多眼鏡企業樹立了渡過難關 的信心,充分感受到銀行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時艱”的重要作用。五是推動企業走出國門,積極參加在意大利米蘭、美國紐約等地舉行的“光學及驗光設備”國際眼鏡高端展覽會,為企業將產品銷售到海外,實施技術與國際接軌。今年3月份,已有17家眼鏡企業分別赴海外參展,獲得豐收成果。六是幫 助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企業依托優良的眼鏡產業資源,開設網絡銷售平臺,把培育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企業發展的新“藍海”。目前,部分大中眼鏡企業和眼鏡商 店等均開設網絡銷售平臺,通過網線銷售拓寬了眼鏡產品的銷售渠道。另外,一些返鄉大學生和青年農民也自謀職業,加入網絡銷售眼鏡的貿易行業,通過商務網絡 銷售當地的品牌眼鏡,擴大社會知名度。(黃玲華)
    最新招聘
    熱點資訊
    ?
      聯系方式
  • 客服電話:025-83692169
  • 考試QQ群:577523122
  • 網站客服:
  • 收縮
    •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