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農商行:堅持“五個圍繞”走金融普惠之路 |
時間:2015-05-26 16:34???來源: 銀行招聘網 |
|
從農商行發展歷史來看,“支農助小”一直是不變的主題。隨著新型城鎮化不斷加深,農村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以及農村居民金融需求變化,海安農商行對縣域經濟發展情況認真分析,有效支持農民生產、經營、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圍繞區域特點,打造無盲區網點格局。今年以來,海安農商行對所有網點及自助區標識實施“亮化”工程,方便夜間居民辦理自助業務;對5家基層網點進行遷址改造,更好地匹配農村服務需求;加強自助銀行建設,共建設離行式自助銀行14個,建成全縣首家智能自助銀行及首個自助銀亭,形成網狀覆蓋格局;同時開通金融夜市服務,倡導“你下班,我上班”理念,將正常關門時間延長至20:30,在此期間,客戶可以辦理存取款、轉賬等多種業務,進一步打通惠民便民渠道。
圍繞服務需求,延伸金融便民服務范圍。海安農商行2012年4月開始實施“金融便民服務到村”項目,目前已在全縣207個行政村布放“易捷通”便民機具421個,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可以為周邊商戶和百姓提供查詢、收單、付款、轉賬等功能,實現資金結算,極大地方便百姓生活。今年,海安農商行在全縣建設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150家,其中行政村便民服務中心127戶,對原有23戶交易量較大的“易捷通”特約商戶進行功能擴充,升格為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打造集支付結算、金融宣傳、現金管理、征信建設、權益保護、外匯需求等全方位金融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立滿足百姓需求的1.5公里金融服務圈。
圍繞電子渠道,提升金融惠民能力。為增加電子銀行客戶使用體驗,讓客戶真正享受到實惠,海安農商行從2013年10月起,電子銀行渠道行內轉賬、跨行匯款全部免收交易手續費,并且能夠實時到賬,以跨行匯款手續費0.5%計算,能為客戶節省轉賬手續費50元每萬元。圓鼎借記卡客戶在南通市范圍任意一家銀行ATM操作取款交易,取款過程中產生的手續費全部由海安農商行承擔;針對外地建筑工人推出圓鼎魯班卡,可以享受全國跨行取款“零費用”,一列惠民舉措極大地方便了客戶日常的金融需求。海安農商行在手續費優惠的同時,常態化開展圓鼎卡用卡打折讓利活動,客戶持圓鼎卡刷卡消費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不僅如此,海安農商行還與喜刷刷折扣網合作,建立百家特惠商戶聯盟,開展刷卡消費折上折活動,為圓鼎卡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圍繞服務增值,提升金融便民能力。創惠于民,更要方便于民,海安農商行借助網點優勢和人員優勢,積極充當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橋梁。政府涉農補貼發放,全部通過綜合業務系統發放至農戶涉農存折中,包括政府拆遷補償款、土地流轉補貼以及村勞工結算等,確保了各類補貼資金準確、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截至目前,海安農商行代理發放各類政策性惠農補貼項目已達20余個,每年免費代理發放各項涉農貼補資金達8億元。2010年起,海安農商行與縣社保中心合作,還開通代收社保、醫保、水電費、有線電視費等便民服務項目,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圍繞金融宣傳,營造健康金融環境。結合“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小微企業服務宣傳月”等活動,定期組織“走千家訪萬戶”活動,開展政策宣講、銀企對接、實地走訪、產品推介、調研座談等多形式的宣傳服務活動,通過發放折頁、海報、宣傳單以及現場講解金融知識等形式,把對百姓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做得更深、更細;通過“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園區、進企業”等一系列舉措,大力普及假幣識別、電子銀行業務、理財服務、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金融知識,不斷提高百姓對金融知識的認識水平和運用能力,營造“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社會環境,構建了和諧金融關系。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各類特色宣傳活動近百次,分發宣傳折頁、宣傳單近10萬份,連續10年開展送戲下鄉活動,受益農民達近20萬人次,基本實現農村金融服務和金融知識普及全覆蓋。
近年來,海安農商行以服務三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一級法人的體制機制優勢,積極發展普惠金融,逐步形成一個多層次、全方位、有效的普惠金融體系。
(單曉東、陳菲)
|
|
|
|
|
最新招聘
熱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