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即意味著把抱負和技藝施用在一點上,并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做到完美。其實大道相通,農商行精神與“匠人精神”出發點都是用極致的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所謂極致也是一種自己與自己較勁的過程,真正意義上做到專注于極致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自然擁有了口碑。例如,日本電飯鍋幾乎沒有在中國大陸做過廣告,卻依然吸引著大批中國人遠渡重洋去搶購。如何將我們農商行精神傳承,更好的打造服務三農的金字品牌,最好的捷徑便是秉承匠人精神,因為匠人精神本身就是一個品牌。結合日常工作,我個人從以下三點淺談一二。
一、產品特色化。市場發展趨向多元化,發揮自身的優勢,提供優于同業的超值產品和服務,使客戶感到花費是值的,實施特色化發展戰略是必然選擇。
1、特色產品的構建。面對新常態,“互聯網+”模式的興起,金融產品應向特色化升級,重新審視市場定位及客戶受眾,結合互聯網思維,靈活、高效、迂回地創新。同時,品牌具有極高的含金量,強調品牌戰略,是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2、特色服務的構建。萬宗歸一,銀行選擇客戶,客戶也選擇銀行,所以,服務是銀行的生存線。準確的讓顧客感到溫馨、融洽、愉悅,同時又超越顧客的期望,堅持“始于平凡,見于細微”。同時,實行“傻瓜”式服務,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精簡各類單據文本,實現服務的專業、統一。
二、客戶精細化。尋找客源,發展客戶,區分目標市場,建立完整準確的客戶檔案,科學、細致地分析客戶資料,實行客戶精細化管理是長久之計。
1、以客戶需求為動向。目前,銀行間競爭激烈,爭奪客戶、挖掘客源,掌握客戶的需求動向才能運籌帷幄。通過市場調研,結合一線人員反饋、日常業務分析等傾聽客戶,貼近客戶,適應客戶多樣性和差異化的需要,為客戶提供便捷、完善的金融服務。
2、與風險管理相結合。“大數據”背景下,充分運用現有系統資源優勢,提前辯識客戶的內在素質,發展前景,預計收益,估計風險,控制客戶的個體風險,將風險關口前移,從而降低整體經營風險。
3、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通過對數據維度和關聯度的挖掘,比對各個客戶辦理各項業務的成本及帶來的凈收益,從而按照不同的標準對客戶進行比較、排序,從中掌握哪些是最佳客戶、潛在優質客戶或者刨利客戶,更好的切入市場,準確營銷,鎖定讓利對象,穩定鞏固存量客戶,吸引發掘潛力客戶。
三、經營專業化。傳統的經營模式是"比關系"、"拼資源",而現在的商業銀行內部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趨向專業化的管理,因此,只有專業化的支持才能實現持續化的發展。
1、提高員工的專業化程度。員工專業化程度提高可以減少工作中所支付的額外智力資源和成本,降低工作緊張程度,進而降低發生工作失誤等經營風險的概率。通過專業培訓、系統學習、持證上崗等措施,提升員工專業化水平,做到人盡其才。
2、加強團隊的專業化水平。打造流程銀行,必須加強團隊的整體專業水平。部門方面,明確分工,術業專攻,實行條線化管理模式;基層方面,明確市場,有的放矢,運用多種模式經營。整合專業團隊,將有限的力量最大效率的發揮。
3、提升資源的優化配置。找準市場定位,在專業化業務領域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活動,提高特定業務領域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業務運行效率,進一步節約金融資源,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保持業務持續發展,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