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東吳教育培訓官網! 全國總部:025-83692169 | 文章地圖 | 欄目地圖
亞洲國產精品網站在線播放江蘇省聯社: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促進中間業務提質增效_東吳教育培訓
當前位置: 東吳教育培訓 > 最新資訊 >
江蘇省聯社: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促進中間業務提質增效
時間:2015-05-19 17:01???來源: 銀行招聘網
薦:2016東吳農商行培訓暑期班7月13開課(南京)

江蘇農商行招聘筆試采用機考形式,筆試總分100分。考試類型分為三類:綜合類、法 律類、計算機類。2015年綜合類考生筆試內容包括職業能力測試(EPI)、綜合能力測試及認知能力測試三個部分,各占筆試總分的50%、40%、 10%;總分100分。法學、計算機類考生筆試內容包括職業能力測試(EPI)、綜合能力測試、專業加試、認知能力測試共四個部分,分別占筆試總分的 50%、20%、20%、10%;總分100分。
傳統意義上農商行的主要業務基本圍繞資產、負債業務進行,中間業務收入更多來源于柜面渠道的支付結算收入。近年來,海安農商行存貸款市場份額基本維持在縣 域市場的三分之一,進一步發展傳統存貸業務的空間較小。因此,海安農商行瞄準經營轉型的關鍵——中間業務,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化經營理念,從中間 業務產品體系構建到營銷方式變革,再到拓寬業務渠道,產品、營銷、渠道建設三個維度齊發力,打通中間業務突圍之路。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 目前我國中間業務發展仍然不夠成熟,農商行作為剛剛經歷股份制改革的新型商業銀行,在中間業務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許多難題,如監管政策限制、新型產品缺 乏系統支撐以及新業務缺乏針對性營銷措施等,這就要求我們在未來發展中間業務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產品多元化 與服務個性化的關系。“聚富”和“金蝶”是海安農商行理財產品的兩塊“金字招牌”,該行初步形成了“短期+長期”“保本+非保本”“個人+企業”三大模 式,有效滿足不同期限、不同風險偏好和不同類型客戶的投資需求,與此同時貴金屬業務、資金業務、托管業務多元發展。近年來,金融脫媒與金融市場波動已經全 面延伸到銀行中間業務上,理財業務、資產托管以及投行業務持續創新,也日趨成為銀行業中間業務的增長點,銀行機構中間業務產品種類日趨多樣化。在這種趨勢 下,銀行機構必須處理好產品創新與營銷服務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建立流程銀行模式和事業部制,根據市場導向和客戶需求,對種類不斷豐富的中間業務產品進行包 裝分類,實現前臺營銷、中臺管理、后臺服務三位一體的產品服務體系;其次要注重服務特色化,培養專業化的營銷團隊,對新開發產品要制定詳細的專營方案,提 高產品推廣效果,避免出現產品豐富,營銷跟不上的現象;最后要充分運用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加強對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細分,向客戶提供滿足個性需求 的產品,并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售后咨詢服務,實現單純的產品營銷向綜合金融服務的轉變。

二是正確處理業務快速發展與風險有效控制的關系。 針對中間業務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諸如過分側重業務發展,忽略風險控制等問題,該行深入開展一月一排查專題,對中間業務發展的各個領域進行風險預 防。金融競爭日趨激烈,迫使銀行不斷加快產品、服務和技術創新,有效激活了銀行擴充業務范圍和業務領域,主動適應環境調整業務內涵的意愿,促進了中間業務 快速發展。從上半年幾家股份制銀行公布的數據來看,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均超過20%,均保持兩位數增幅,農商行在中間業務發展上一定要保持清醒,考慮快速發 展中間業務的同時,要充分把控中間業務各個環節風險。一是要建立科學、系統的管理運作機制,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和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保證運作規范; 二是要提升業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中間業務產品未來的趨勢是高杠桿、高內涵,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金融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從操作層面和市場層面 降低風險;三是制定中間業務產品發展長遠規劃,要對產品創新有戰略性規劃,避免出現“跟風”,過度追逐熱門產品,忽略自身經營實際,對經營管理產生負面作 用。

三是正確處理規模增長與效益提升的關系。為有效促進中間業務規模效益同步增長,海安農商行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化營銷活動,旨在擴大中 間業務發展規模的同時,提升收益水平。“走千家,訪萬戶”是海安農商行特色營銷的常規動作。總行統一配備客戶預約登記簿,要求進村入戶的員工做到“三 有”,即預約有登記、需求有記錄、回訪有臺賬。2014年,海安農商行為試點支行客戶經理配備移動銀行終端,客戶經理利用終端可以現場為客戶演示產品、計 算收益,同時可以更加簡便、快捷地建立客戶信息檔案。當前,發展中間業務成為銀行機構重要的考核指標,尤其是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的農商行,開展中間業務新產 品的方式首先就是分解考核指標,通過壓任務來提升業務發展規模,而基層支行在推廣的過程中片面追求完成任務,增長業務發展規模,這種現象導致的后果就是 “為了發展中間業務而發展”,沒有從效益提升的角度考慮規模增長。因此,要實現規模與效益的同步提升,就必須有配套的措施,在產品推廣過程中實現“雙 贏”,一方面要建立配套考核激勵措施,充分發揮考核辦法“指揮棒”作用,引導營銷人員在業務營銷過程中量質并舉;另一方面要加強資源的有效配置,對中間業 務發展進行合理分析,既要保持傳統中間業務穩步發展,又要注重產品創新,建立以效益為目標的序列化產品體系。從中長期發展來看,隨著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逐漸 積累一定中間業務經驗以及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可以考慮在適當時機逐步介入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領域,逐步發展信用性、融資性的高技術含量、高收益業務。 (作者系海安農商行行長黃建新)
江蘇農商行考試微信:2284763728


 

    最新招聘
    熱點資訊
    ?
      聯系方式
  • 客服電話:025-83692169
  • 考試QQ群:577523122
  • 網站客服:
  • 收縮
    •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