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農商銀行:聚焦鄉村振興 踐行普惠“三農”
睢寧農商銀行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針,以實施《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案》為契機,以打造小額信貸銀行、普惠型銀行、成長型銀行、便利型銀行為目標,著力強化服務和產品創新,持續優化農村金融服務,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聚焦“產業興旺”,強化信貸供給,讓鄉村產業更繁盛。一是加大現代農業的支持力度。著力支持魏集鎮西瓜、王集鎮果園等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發展。著力支持特色水產業、休閑觀光農業等綠色循環農業發展,不斷加大對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采取“宜場則場、宜企則企、宜戶則戶”的方式,扶持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是提升對小微企業服務水平。開展企業、商戶大走訪活動,召開銀企座談會,宣傳該行優惠政策、傾聽小微企業貸款需求與建議,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積極推動制造業領域“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聚焦“生態宜居”,打造綠色信貸,讓鄉村環境更美麗。一是積極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降低準入門檻、簡化貸款手續,擴大安居貸款投放量,截至去年年末,對集中居住區共發放“安居貸”954戶、金額7134萬元。二是積極支持宜居鄉村發展。推出“光伏貸”產品,穩步推進轄區內分布式光伏發電清潔能源項目發展,截至去年年末,投放“光伏貸”232筆、金額2274.45萬元。三是著力打造便捷金融服務點。不斷優化金融資源布局,在保持“一鄉鎮一網點”布局基礎上,積極向下延伸金融服務網絡,真正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
聚焦“鄉風文明”,開展信用工程,讓鄉村風氣更淳樸。一是開展信用工程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司法機關的工作聯動,依法打擊逃廢銀行債務和其他違法違規金融活動,著力打造誠信鄉村體系新格局。二是推進客戶信用檔案建設。自建CRM系統,不斷提升農戶信用信息檔案質量,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持續擴大信用評定和授信覆蓋面,向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提供綜合授信。三是進一步完善守信激勵機制。自主研發“惠寧小貸”線上平臺,將客戶信用記錄作為授信額度和利率的重要參考依據,讓守信者享有更多優惠。截至去年年末,“惠寧小貸”實名注冊戶數16.26萬戶,用信戶數7280戶,用信金額6.36億元。
聚焦“治理有效”,加強渠道建設,讓鄉村發展更有序。一是提檔升級駐村金融服務點。發揮益農信息社金融服務點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平臺效應,在益農信息社內設立金融服務點,組織開展金融知識普及、貸款業務咨詢申請、客戶信息采集等服務。二是建立金融幫扶顧問制度。向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確保低收入農戶在有金融需求時能夠及時得到金融幫扶顧問的幫助,滿足低收入戶資金及各方面需求,解決扶貧攻堅戰中信息不對稱的難題。三是加強服務拓展,積極構建移動生活。重點關注醫療、學生繳費等民生問題,與睢寧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開展深入合作,上線了銀醫通產品,重點解決老百姓排隊掛號、住院繳費、報銷等生活痛點問題。截至去年年末,布放31臺銀醫通設備,實現交易12768筆。
聚焦“生活富裕”,建設普惠金融,讓鄉村生活更美好。一是全力做好農戶信貸服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充分發揮該行小額扶貧貸款、婦女創業貸款、青年創業貸款等貸款產品的作用,助推普惠型金融發展。二是全力支持網商特色小鎮發展。對沙集鎮電商產業鏈的物流運輸、原料銷售、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實施分類授信。2018年對電商產業鏈客戶共建檔9765戶,授信9021戶,授信總額12.1億元。三是設立沙集東風村分理處。在“淘寶小鎮”沙集鎮東風村設立鎮級社區銀行,通過配置客戶身份認證系統、智慧銀行自助設備等多種自助設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