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發行精準發力高質量脫貧攻堅戰
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勇擔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使命,聚焦“造血”,突出精準、強化擔當、主動作為,架起東西部協作扶貧橋梁。1至10月,全行累計發放各類精準扶貧貸款20億元,較去年同期翻番;余額25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1.5萬名;引進和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65萬元,消費扶貧金額超過15萬元,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堅持黨建統領、壓實責任,構筑扶貧新格局
農發行江蘇省分行黨委始終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政治使命、政治責任,主動參與“支持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和考核方案”設計,全程跟蹤,親力親為。考核方案以“三個明確”為導向,即明確目標、明確對象、明確責任;力求做到“四個早”,即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早見效;確保實現“四個精準”,即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考核導向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省、市、縣三級行聯動推進,各級行“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督促;班子成員分工協作,全力保障扶貧部署有人管、有人問;各部門發揮專業特長,完善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傳導壓力,推動落實落地。截至10月末,轄內13家二級分行均實現扶貧貸款投放,累計支持扶貧客戶達32戶,投放扶貧貸款114筆。
聚焦重點領域、精準施策,創新扶貧新模式
省農發行不斷探索扶貧支持方式,創新推廣的投資協作、用工協作、交易協作、幫扶協作扶貧模式,取得了不錯的實效。通過投資協作模式,支持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山東鄆城縣光伏農業大棚40MW電站項目、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臨泉20MW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徐州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陜西洛南縣核桃深加工建設項目等,聚焦產業投資長效幫扶貧困戶脫貧致富,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69名。通過用工協作模式,吸納貴州、陜西等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79人,每人每年可獲收入約2萬元。其中該行支持的8000萬元鹽城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生態示范園扶貧銀團項目是蘇陜政府合作協議中唯一一個由陜西企業在江蘇投資項目。通過交易協作模式,向高郵市潤禾貿易有限公司投放糧食收購扶貧貸款400萬元,采購陜西佳縣13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紅小豆3萬余斤,帶動實現收入近9萬元。通過幫扶協作模式,該行直接向陜西米脂縣3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捐贈微耕機、牛、羊等生產型物資,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創新“公司+新型經營主體+貧困戶”幫扶模式,支持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在云南馬關辣造專業合作社毛驢養殖基地等13個扶貧項目,投放精準扶貧貸款5.67億元,帶動貴州、陜西等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31人,投入幫扶資金108萬元,人均可獲益近2000元。
匯集多方力量、共促共進,形成扶貧新氛圍
省農發行緊密結合“萬企幫萬村”扶貧行動,引導蘇寧易購、匯通達等電商龍頭或上市公司參與扶貧行動,目前已有58家民營企業客戶被省工商聯納入“萬企幫萬村”項目庫,貸款余額近32億元,以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通過引進和投入幫扶資金開展定點幫扶,引導和投入幫扶資金365萬元,已幫扶云南馬關用于教育扶貧100萬元,幫扶貴州錦屏50萬元,幫扶廣西隆林50萬元等,促進定點貧困縣按期脫貧摘帽。同時組織各分支機構、全行員工積極向定點貧困縣吉林大安縣購買大米等農產品15萬元,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增加銷售渠道、增加貧困人口收入。通過東臺市國貿大廈有限公司電商臺平優勢,為陜西省耀州區免費搭建電商扶貧平臺,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的蘋果、核桃等特色農副產品,擴大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受眾面和知名度。
激發內生動力、創新引領,拓寬扶貧新產品
省農發行積極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支持省內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圍繞土地作文章。一是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支持扶貧帶貧效果顯著的項目,完成對淮安等4個高標準農田項目審批,貸款金額近30億元,以此筑牢生態紅線,推進“四化”生產,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和諧發展景象;二是推動蘇北農民住房條件改善,支持泗洪縣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建設工程、2019年度泗陽縣農房改善建設一期、蘇北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等項目,涉及省內貧困縣4個,新增農民住房面積1578畝,新增農民住房3182套,新建新型農民社區7個,改善住房涉及農民戶數6880戶,改善住房涉及農民人數11644人。截至10月末,累放貸款54億元,幫助近30萬人過上了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為早日實現全省“兩個率先”目標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任重道遠,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省農發行將繼續深入貫徹總行和省委省政府扶貧工作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高水平履職服務和高質量領先發展要求,統籌東西扶貧協作、“萬企幫萬村”和全省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扎實提高扶貧實效,不忘初心,奮力拼搏,在全省脫貧攻堅事業中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