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農商銀行助推地方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作為始終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本土銀行,泗陽農商銀行主動擔當、扛起使命,奮力寫好服務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政治擔當
泗陽農商銀行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寫進章程,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政治保證。先后2次修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明確把黨委會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行長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確保黨委有效參與重大決策,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同時,該行把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放在重中之重,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按照“政治引領力強、發展推動力強、團結凝聚力強、廉潔約束力強”的目標要求,開展“四強”示范黨支部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增強黨建與業務經營的融合度,對全縣所有街道、村居、小區、工業園等實行網格化營銷管理,要求所有黨員同志佩戴黨徽開展網格化營銷,宣傳各項便民惠民政策,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做到戶戶入網、人人進格,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金融服務網格體系,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聚焦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
綠色產業就是富民產業,在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泗陽農商銀行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深化對當地的食用菌、桃果、綠色蔬菜等地方特色主導農業產業的支持,充分發揮新型農業主體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動“農戶+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農戶+經紀人+基地”等農業發展模式有機銜接,加大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資金投放。組織開展了企業大走訪、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一系列專項營銷活動,成立“紅馬甲”專營團隊,踐行挎包精神,每天跑企業、跑市場,實現對全縣重點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糧大戶100%營銷。同時該行還聘請養殖技術員、農業技術員,深入養殖基地、溫室大棚進行實地指導,開展種養殖知識培訓、農技知識送下鄉等活動,解決種養殖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抗風險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截至4月末,該行累計發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貸款680筆,金額1.52億元。
豐富信貸產品,策應鄉村振興
為拓寬新型農業主體融資渠道,泗陽農商銀行借助與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契機,開展“省農擔”貸款專項營銷。截至4月末,全行累計發放“省農擔”貸款 79筆,金額1.32億元。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該行推出“企信貸”信用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可貸款500萬元,截至4月末,該行發放“企信貸”信用貸款金額達1.17億元。該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出“E陽快貸”產品,滿足農戶在手機端快速辦理信貸業務的需求,實現“營銷-授信-簽約-放款”的一次性完成,無須抵押擔保,讓農戶實現“一次不跑”,只憑“一張銀行卡、一張身份證、一部手機”就能拿到貸款。截至4月末,全行發放線上“E陽快貸”9918戶,金額5.63億元,實現簽約14422戶。
落實普惠金融,做好疫情防控
泗陽農商銀行扎實開展好“百行進萬企”活動。嚴格按照規定申請和使用再貸款資金,全面落實普惠金融政策,重點解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難點”和“痛點”。通過開展實地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對鎮域小微企業進行全覆蓋走訪,了解客戶金融需求,開展再貸款營銷工作。為確保再貸款專用額度精準快速投放,該行按照“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原則,簡化信貸流程,采用非現場申請、調查等方式授信,為客戶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落實征信免責和減費政策。對政府規定的延遲復工期間內到期的企業貸款,統一設置寬限期,其間不下調分類形態,不向征信系統報送不良信息,落實免責政策;對中小微企業除貸款利息外,不收取其他任何形式費用。
聚焦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泗陽農商銀行全力做好扶貧小額貸款政策宣傳工作,建立扶貧貸款營銷臺賬,深入講解扶貧政策,確保家喻戶曉。該行扶貧小額貸款發放使用“快速通道”,簡化流程,限時辦結,對符合條件的困難戶,客戶經理需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投放。同時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對受疫情影響且還款困難的低收入農戶給予半年的延期。此外,該行還對現有的226個農村金融服務站進行改造升級,打造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在村(居)黨群服務中心劃定固定區域宣傳金融知識,安排專人固定時間,攜帶移動服務設備,為社區居民就近提供開卡、貸款發放、代繳費等基礎金融支付服務,同時開展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識宣傳,滿足集中居住后農村社區居民對金融信貸服務的需求,有效延伸普惠金融服務半徑。截至4月末,全行累計發放扶貧貸款3738筆,金額1.1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