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打造普惠金融服務站 提升鄉村振興“加速度”
近年來,為有效延伸普惠金融服務半徑,真正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泗陽農商銀行大力推動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工作,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打通社保、醫療、交通、消費等領域的支付場景,保證金融服務在疫情期間不斷檔、不缺位,著力提升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戰略先行,“體系化”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站建設
為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泗陽農商銀行先后出臺了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業務管理辦法和特約商戶通信費管理辦法,從制度上明確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的各項工作職責,將考核貫穿于商戶篩選、資料審查、機具安裝和培訓、日常的輔導與檢查等方面,實現全流程管理。該行按照既定戰略部署,以三種建站模式系統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站建設。一是在村內篩選優質商戶合作,為周邊居民提供小額取現、轉賬、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二是選擇空間相對較大的ATM自助點,配備一名大堂經理提供專業服務,除解決周邊居民存折取款、轉賬和繳費等基本需求外,還提供開卡、卡折存取款、掛失等多種對私金融服務,進一步滿足周邊農戶金融需求;三是在農村集中居住區試點建設普惠金融服務站,利用移動STM設備,辦理社保繳費、社保卡激活等業務,真正讓村民實現足不出村即可辦理各類基本金融業務。截至2019年12月末,該行建成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189家,基本實現轄內行政村全覆蓋,業務涵蓋小額取現、轉賬、消費、水電繳費等業務,基本實現基礎金融需求不出村。今年以來,累計辦理各類業務88.4萬筆、金額10.0億元。
客戶為本,“創新化”推動農小業務發展
泗陽農商銀行通過深耕“三農”和小微領域,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產融對接嵌入度和融資匹配度,努力為“三農”和小微發展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經濟支撐。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該行積極貫徹落實省聯社要求,重點支持縣域精品林果、綠色蔬菜、特色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復工復產,推動小農戶+家庭農場、小農戶+合作社、小農戶+經紀人+基地等農業發展模式有機銜接,加大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資金投放。截至5月末,該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資金共計1.2億元,發放關聯綠色生態產業的小微企業貸款80筆、金額2.26億元。深度融合生活場景化應用。該行始終堅持移動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打通完善線上金融渠道,推廣應用手機銀行、網絡支付、電子銀行營銷平臺、“E路有我”互聯網金融平臺業務,聯通個人、企業乃至商圈,深度融合各類生活場景應用,給予客戶全新體驗。今年以來,該行先后與鄉鎮公交車站、縣人民醫院、榮浩天然氣合作推進智慧出行、智慧醫療、智能繳費等項目,贏得當地客戶的好評。
黨建引領,“陣地化”提升普惠金融服務
泗陽農商銀行依托村委黨群服務中心,優先在已建成集中居住區的行政村建設社區普惠金融服務站,打造社區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發展和普惠金融的樣板,進而在全縣農村集中居住區進行推廣,形成品牌。服務站除了提供基礎金融支付服務外,還定期組織人員進行金融政策宣講和金融知識普及,收集農村金融消費者投訴信息、涉農金融產品信息、涉嫌非法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線索,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掌握的住戶基本情況信息,開展信用評價、創建信用社區、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同時聯合村居黨群組織,探索集中居住社區居民對金融信貸服務的需求,創新信貸支持方式和產品,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金融所需,更好地發揮信貸資金的支持作用。目前普惠金融服務站已形成地方黨政主導、銀行機構主推、農村經濟主體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實現普惠金融服務的“陣地化”提升。截至2019年年末,該行已完成5家社區普惠金融服務點選址,已建成3家社區站點并投入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