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省聯社黨委、宜興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宜興農商銀行黨委圍繞全市農村工作計劃要點,與全市各鎮(街道)黨委及行政村黨組織建立“三治融合”政銀村黨建聯盟,建立健全組織共建、信息共享、服務共推等機制,以推動普惠金融服務下沉為目標,以區域化黨建聯盟為紐帶,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在積極推動政銀村互聯互動過程中全面融入鄉村治理,破解農村金融服務堵點痛點,充分展現了新時代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責任與擔當。
成立黨建聯盟,構建金融惠民服務平臺。一是成立工作專班。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委員及各業務部室負責人共同參與的整村授信工作小組,將農村信用環境整治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明確了通過構建區域化黨建聯盟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通過整村授信構建農村信用體系、全面滿足農村金融需求的整體思路。二是精心開展試點。在前期充分吸收浙江農信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廣泛調研,選擇徐舍鎮鯨塘社區開展整村授信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累計走訪村民500余戶,成功授信200余戶,累計授信金額達40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深化黨建聯建。4月下旬在徐舍鎮人民政府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金融惠民”工程啟動儀式,該行響應號召,在全市推進整村授信工作。5月以來,該行黨委先后在各鄉鎮召開推進會,與鎮黨委、街道黨總支達成黨建聯盟合作關系,建立組織共建、信息共享、服務共推等工作機制,營造“金融惠農”良好環境。
強化服務支持,推動普惠金融深耕下沉。一是明確授信標準。建立“三有三無三不準”的授信標準,依托村“兩委”和“協商議事會”,對符合授信條件的村民建立白名單,在初步篩選的基礎上開展精準走訪。二是創新產品支持。創新推出“三治惠民貸”純信用貸款產品,實行“一次授信,動態調整,周轉使用,隨用隨貸”,通過“無抵押、無擔保、利率低、線上化”的用信方式,將金融資源向農村薄弱領域傾斜。三是精準開展走訪。組建“金融惠農”黨員先鋒服務隊,以支行黨員職工為骨干,實行支行、村委“2+1”模式,利用工作日每晚5點至8點、周末節假日全天時間開展上門走訪,實時解答村民融資難題,為符合“三治惠民貸”授信條件的村民開展授信簽約。
深化黨建共建,打造“三治融合”治理樣板。隨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金融惠民”行動的深入開展,該行將進一步深化黨建政治引領作用,依托機構網點多、覆蓋面廣、與老百姓感情深的優勢,深入普惠大走訪,與當地基層黨組織加強合作,協同打造金融惠農黨建服務品牌。一是深化“金融自治”推動人才共育。探索選派優秀中層干部到各村(社區)進行掛職擔任第一書記或黨組織副書記,選派優秀客戶經理至村和社區掛職金融顧問,共同開展組織生活,幫助群眾解決金融難題。二是深化“金融法治”凈化信用環境。該行將與村委適時組織開展金融知識講座和現場答疑,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向村(社區)的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普及金融法律法規和惠民惠企政策,樹立誠信理念,構建文明鄉風。三是深化“金融德治”構造文明鄉風。借助村規民約,與村“兩委”、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建立工作對接機制,通過“三有三無三不準”規范貸后管理,優先支持文明家庭、優秀黨員、勞動能手等道德模范創業致富,豐富“道德模范”內涵和含金量,引導廣大村民形成崇善向上的美德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