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淮安農商銀行接入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2020年疫情期間,該行第一時間接入小微企業融資綠色通道,通過“線上+線下”的金融服務模式,推出“抗疫貸”“復工復產貸”等金融產品,全力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加強走訪,創新產品,
精準對接金融需求
一是及時了解企業需求。積極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密切聯系各類商會,開展“百行進萬企”專項行動。總行黨委班子帶頭進行“三走訪”,主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走訪過程中積極宣傳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鼓勵企業通過平臺發布定向需求。二是創新信貸產品。推出“開戶貸”“小微自助貸”兩個小微企業特色產品,有效解決企業無擔保、無抵押融資困難。開辦富民創業貸款,與淮安區、淮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接,擬定《淮安農村商業銀行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積極推進該項業務。三是深化機制創新,堅持零售轉型。全行推進公司部事業部制改革,上收單戶或集團授信1000萬元以上貸款至公司業務部扎口管理,中心和支行集中精力營銷1000萬元以下普惠類貸款。截至今年6月末,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普惠貸款余額為14.89億元,較年初上升3.82億元,增幅34.5%,完成全年普惠貸款余額任務的119.62%。
科學分解,獎罰分明,
著力壓實考核責任
一是科學分解任務。今年5月,淮安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下達2021年金服平臺注冊企業目標任務和普惠型貸款余額目標任務,該行根據城區、農區經營管理中心的不同情況,科學分解,迅速下達。二是建立考核機制。總行將此項任務融合到三季度專項競賽考核中單獨考核,對完成任務的直接獎勵到人,對工作推進不力的經營管理中心進行處罰,建立一套“任務到人,獎勵到人,有獎有罰,獎罰分明”的考核機制。三是按旬進行通報。每旬對平臺注冊數進行統計排名,在全行通報各中心完成情況。在“趕超比拼”競爭氛圍下,僅1個月時間,全行完成對前5個月發放的個體工商戶和企業貸款進行回頭看,保證應注冊盡注冊,注冊戶數達580余戶,完成全年任務的37.2%。截至今年7月末,該行已注冊1296戶,完成全年注冊任務的83.1%。
提升形象,社會認可,
促進平臺展業增長
一是主動策應全市工作部署。加強與黨政部門對接,與地方經濟同頻共振,與小微企業同舟共濟。向淮安四院捐贈50萬元抗疫基金,向全市復工復產企業捐贈24萬只口罩,冠名全市第一屆龍舟賽,承辦疫情沖擊下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及對策講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六穩”“六保”,提振企業恢復發展信心,在社會各界產生了積極反響。二是廣泛開展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陸續舉辦“愛心助考”、高考學霸云享會、高考志愿填報輔導及經驗分享等活動,對客戶高度關注的公益話題進行深度探討。冠名文明城市創建廣場舞比賽,舉辦迎國慶健步走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參與。各經管中心、支行開展系列幫扶助困活動,有效提升農商行作為本土銀行的知名度。三是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以“我的銀行專柜”小程序全面開通為標志,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整合信貸、電子產品,打造“農商行3寶”明星產品,客戶不到柜面,既可通過大數據在線授信、辦理貸款,真正使網上營銷、一攬子營銷變成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