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信用生金。”如今在望江,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全面鋪開,讓當地老百姓享受到了信用也能“當錢用”的實惠。
初夏時節,筆者走進望江縣涼泉鄉涼泉村徐衛保的家庭農場,躍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等待播種的水稻田。“今年這一千多畝的水稻應該又是大豐收。”徐衛保用手指著眼前的這片稻田如是說。由于今年天氣一直較好,為夏糧播種創造了良好條件。
已經五十多歲的徐衛保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村里是有名的致富帶頭人。一身老舊工裝迷彩服突顯了農民純粹的質樸,黝黑的臉龐上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正凝視著眼前這片預將豐收的稻田,徐衛保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談起自己的創業發展歷程,徐衛保長長舒了口氣。“做人還是要講誠信啊!用誠信能夠換來貸款,這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也多虧有農商行的支持和幫助,幫助我發展事業。”
“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徐衛保是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的受益者之一。早年從事農資生意的徐衛保,始終秉著“誠信”二字為人立業。在同村人眼中,他為人忠厚老實,平常少言寡語,是個熱心腸,村里有生活困難的群眾,他就主動送種子、農藥和化肥,幫助他們解決春耕夏種的“急難愁盼”。買農資賒賬是常有的事,但他從來不上門催討。多年來,良好的信譽為徐衛保積累了大量的人緣和口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農產品和農資價格暴跌,徐衛保積壓了大量存貨,流動資金短缺,當地信用社及時向其發放了8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2015年,為了緊隨新型農村經濟發展形勢,徐衛保投入100萬元,注冊成立了望江縣衛保家庭農場,主要在本村承包流轉土地發展水稻種植產業。幾年下來,種植面積從幾十畝慢慢擴展到一千多畝,大面積農業生產需要有大量資金投入作保障,用于購買農業機械設備和生產物資,以及灌溉作業與人工費用。雖然身上有點積蓄,但依然有資金缺口,正當一籌莫展之際。2018年全縣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恰好選取涼泉鄉和鴉灘鎮作為試點,這給徐衛保帶來了希望。
村兩委和望江農商銀行安排專人上門采集數據信息,調查其家庭和經營發展情況,長期積累的良好信譽和較好的經營狀況,讓他獲得了90分以上的信用評分,成為3A級信用戶,符合優惠利率政策,很快一筆授信50萬元的貸款發放到了徐衛保的手中,讓他深切體會到了信用生“金”的好處。在望江農商銀行的扶持下,徐衛保的家庭農場越辦越有起色,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1115畝,年收入一百多萬元,真正成為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受惠于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的不止徐衛保一人。家住望江縣華陽鎮新北社區的方運球也是受益者之一。方運球過去長期經營木材生意,但近年來國家提倡“退林還耕”的政策導向,以及林業生產種植附加值下滑利潤空間收窄的影響,3年前方運球改行從事黃牛養殖行業。因前養殖初期重繁殖輕銷售,以及天然散養使得養殖周期拉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金回籠時限,加之疫情影響,導致方運球的養牛產業一度陷入困境。
2021年正值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在全縣各個鄉鎮全面鋪開之際,方運球及時聯系了社區居委會和望江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根據系統采集的信息評分,獲評2A級信用戶,從線上申請到放款僅用半個小時就完成了10萬元的貸款授信,及時為他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池”,緩解了融資難題。
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是貫徹黨中央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健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為承載落實的主體銀行,近三年來,望江農商銀行累計為132個村(社區)的12.66萬戶農戶建立信息檔案,為其中10.13萬戶農戶預授信40.38億元,真正走出了一條由黨組織“牽線”、金融“搭臺”、信用“串聯”、群眾“唱戲”的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