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銀行秋季校園招聘考試言語理解例題(42)
精神與物質,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兩翼,此起而彼伏,相輔而相生,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規律。物質產品極大豐裕之時,人們對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反之,民族危亡,國難當頭,《黃河》之聲震天響起!特大地震,轟然襲來,淚光中的詩篇和歌吟,讓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淚!經濟蕭條不振,恰恰需要給人以文化的心靈雞湯!
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 )。
A.經濟環境的坎坷與挫折,正好為文化產品提供了難得的創作素材
B.人類生活中,物質產品越豐富,精神需要恰恰會越少
C.往往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的時候,總會有經典文化作品產生
D.社會危難之時,人們更需要文藝作品、文化產品的安撫與激勵
答案: D
解析:
根據提問標志詞“中心論點”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材料在首句指出物質和精神存在此起彼伏又相輔相生的關系,后半部分主要是提到客觀環境變得惡劣時,人們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由此可知D選項表述符合文意。A、C項在材料中并未體現出來,B項表述絕對化,材料中是說“物質產品極大豐裕之時,人們對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而不是物質產品“越”豐富,精神需要就“越少”。
故正確答案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