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南京東吳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全國總部咨詢電話:025-83692169 | 文章地圖
青蘋果樂園影院2022年銀行秋季校招言語理解精選例題(40)-東吳教育官網
公眾號
當前位置: 東吳教育 > 備考資料 > 行測(EPI) > 言語理解 >

2022年銀行秋季校招言語理解精選例題(40)

時間:2021-02-10 11:44???來源: 銀行招聘網
  2022年銀行秋季校招言語理解精選例題(40)
  全球化成為今天的一個熱門話題,并不意味著人們關于它的任何談論都是合理的或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常常出現的情況倒是:一個問題越是成為討論的焦點,人們關于它的談論就越模糊、越混亂,問題的實質就越容易被疏忽和遮蔽。僅就字面而言,全球化是一個無主語的模糊概念,包含了“成為全球性的”、  “擴展到全球范圍”、  “上升到全球水平”、  “在全球范圍內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全球范圍內組成一個整體”、  “著眼全球范圍內進行思考”、  “在全球范圍內采取行動”等多種含義。經合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  “全球化”這個術語最早是由T·萊維于1985年提出的,用來形容此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即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在世界性生產、消費和投資領域中的擴散。
  下列表述符合這段文字原意的是(  )。
  A.人們熟知某—話題,意味著人們對它的理解都是清楚的
  B.“全球化”是一個歧義叢生的概念
  C.“全球化”主要描述了1985年以來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
  D.“全球化”已經成為今天人們熟知并明確把握的一個概念


 
  答案: B
  解析:
  據提問可知此題是細節判斷題。
  材料的主要論述對象是“全球化”這一概念,通過首二句,說明隨著全球化的熱議,觀點不一、模糊,其實質越易被疏忽。又據“僅就字面而言,全球化是一個模糊的無主語概念”可知B選項正確。由“一個問題越是成為討論的焦點,人們關于它的討論就越模糊、越混亂,問題的實質就越容易被疏忽和遮蔽”可知A項錯誤;由最后一句可知全球化描述的是1985年以前20年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所以B項錯誤;由材料前面幾句可知“全球化”已為今天人們熟知,但并未明確把握其概念,所以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B。
 
    最新招聘
    微信備考群
    本文相關
    熱點資訊

    東吳公考

    東吳教育 · 公務員考試官方微信

    + 立即關注

    熱門招聘關注查看 備考干貨關注查看 實時互動關注查看

  • 官方微博
  • 關于我們

    機構簡介

    聯系我們

    網站客服

    客服熱線:025-83692169

    網站地圖

    了解東吳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二維碼

    東吳官方百家號

    東吳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