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銀行秋季校招言語理解精選例題(19)
現實地看,近幾年快速增長的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以及發展了20多年的核電都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實現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在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達到15%,其中水電要從2008年的1.7億千瓦增長到3億千瓦,是最大的增量。風電、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左右,發電量的比例還要更低。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新能源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
B.依靠新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
C.水電在未來的發展是有最大的增量
D.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越來越低
答案: B
解析:
據提問“概括”一詞可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文段屬于總—分結構,首句總結概括近幾年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核電都難以改變電力結構。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并不現實。之后分項舉例都是對這一主旨的進一步論證。
A項表述不完整,根據文段可知新能源在“近幾年”難以改變我國電力結構;C項表述片面,只是論證的一部分,不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內容;D項表述錯誤,文段并沒有對比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變化。故正確答案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