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農商行:精心打造電子銀行產品營銷的“蝶變”效應 |
時間:2015-06-11 17:53???來源: 銀行招聘網 |
|
一、深度拓展資源,提高營銷成功率。一是大力拓展外部渠道。成立營銷團隊,實施與政府部門無縫對接,找準著力點,發力探索跨界合作模式,充分發揮“1+1>2”的效果。積極與當地人社部門圍繞財政補貼發放、惠民政策落地等方面,以聯名卡發放為抓手,大力培育城鄉居民用卡意識,加強“四個不出村”建設,提高社保卡基礎客戶應用覆蓋面。二是精準策劃營銷方案。針對客戶日益增加的指尖上的銀行需要,兼顧易開通、易使用等大眾需求,大力發展短信驗證方式的手機銀行客戶端和支付寶卡通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實施精準營銷,滿足不同層面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三是有效整合內部資源。將電子銀行產品營銷與信貸營銷、賬戶開立等融為一體,引入“電子銀行產品開戶率”考核,向綜合柜員、信貸客戶經理和網點大堂經理三個崗位發力,引領目標同向、營銷同步,實現開戶數和活躍率雙提升。
二、打造離行平臺,提高客戶體驗感。一是打造離行推廣平臺。組織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招募280名在校大學生開展為期40天客戶大走訪活動,將電子銀行業務宣傳與產品營銷、金融便民服務到村業務巡檢相結合,讓電子銀行產品的聲音飛進“尋常百姓家”。發揮存量電子銀行客戶“傳幫帶”作用,以各類激勵為媒介,調動存量客戶協助銀行營銷的積極性,在不同群體的不同“圈子”中樹立口碑、打響品牌、增強黏度。二是打造離行宣傳平臺。根據階段性營銷重點,區分客戶層次,制定專項營銷活動,以此為抓手,創造、激發用戶的消費和支付需求,撬動業務增長,提高用戶忠誠度。將慈善捐款與手機銀行營銷結合,以“獻愛心、送話費”營銷活動為載體,為盱眙縣社會福利院募集捐款25667元,既履行社會責任,又加速業務發展。主動與客戶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居民區內設立滾動式產品宣傳欄、向超市購物車布放廣告牌,通過“天天見”的形式,吸引城鄉居民眼球,提高電子銀行產品的群眾認知度,在客戶潛意識中形成“要開手機銀行,就找盱眙農商銀行”的想法。三是打造離行服務平臺。加速發展金融便民服務到村業務,共拓展金融便民服務到村特約商戶326戶,實現服務覆蓋所有行政村,并逐步推動業務向具備條件的城市小區延伸,提高農戶及小區居民的金融可獲得性,將老百姓家門口的銀行,打造成為集“結算服務、業務宣傳和生活繳費”等功能為一體的客戶體驗中心。
三、注重內外兼修,提高團隊競爭力。一是開通微課堂。導入電子銀行業務題庫,為員工搭建指尖上的課堂,既按月下達學習任務,又不限學習時間、地點,寓教于樂,穩步提升電子銀行專管員及普通員工的業務理論素質。二是構建多層次培訓結構。及時組織電子銀行專管員和機關辦事員開展新業務、新產品的應用測試,通過實例講解及現場操作方式,將電子銀行專管員打造成各類新業務的首批用戶,并由其對普通員工進行轉培訓,用每名員工過硬的綜合素質、嫻熟的業務技能,開展面對面解疑釋惑、實行保險式綜合營銷、實施手把手使用培訓,達到“三方滿意”效果,即客戶疑難有解答、員工捆綁營銷有目標、客戶使用有人教。三是鼓勵推薦員工到省中心參與新產品、新業務測試,開闊員工視野,積累創新經驗,將先進的理念和優秀的產品帶回本行,并逐步轉化為自身創新成果。(鄧凡瑜 鄭再亮)
|
|
|
|
|
最新招聘
熱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