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織密小區疫情防控網,讓居民安心、舒心、放心,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西旺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紅色物業”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疫情防控紅色力量,用“紅心”服務“民心”,助力疫情防控。
紅色代辦員,為居民送上貼心服務
“豁師傅這是您的健康碼,您拿好,7天后我再跟您的兒子聯系,讓他把更新的健康碼發到我微信上,我打印好再給您送到家里來。”朱永彪帶著打印好的健康碼來到金龍南郡居民豁大爺家中。豁大爺子女長期在外地,手機是老年機,社區前期摸排得知這一情況后,聯系到他兒子,讓他兒子在支付寶上綁定豁大爺的健康碼,然后添加微信發送到“紅色代辦員”手機上,“紅色代辦員”彩打裁剪后,上門送到豁大爺手中。朱永彪是居住在金龍南郡的一名普通黨員,疫情發生后,他找到西旺社區黨總支,主動要求參與金龍南郡小區的疫情防控。根據社區安排,他加入金龍南郡小區的“紅色物業”。每天從早忙到晚,朱永彪參與值守卡口、巡邏勸導等工作,同時也是社區的一名“紅色代辦員”。
據了解,西旺社區是洪藍街道小區最多、人口最多的社區,總共4240戶,常住人口近10000人。老年人居多且普遍使用老年手機,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所需健康碼,社區主動提高服務,設立老年人健康碼打印崗,由“紅色代辦員”為不方便的老人送“碼”上門,方便老人出行。
紅色跑腿員,為居民送上暖心服務
疫情發生后,西旺社區與轄區內物業公司、物管人員及時溝通聯系,第一時間落實防疫要求和小區居家隔離情況,會同社區黨員志愿者、物管人員組建成“紅色跑腿員”,為居家隔離人員、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菜、送藥、送快遞等上門服務,保障其日常生活需求。
“我們社區有7個小區,內含3個安置房小區。其中金龍南郡是洪藍街道最大的拆遷安置房小區,有2844戶。外來人員多,人員情況較為復雜。社區安排了志愿者配合物業負責小區門崗管控、公共區域消殺、提供物資保障。在精神上鼓勵支持、物質上隨叫隨到的志愿者服務,幫助隔離人員度過一個溫暖的隔離期。”西旺社區黨總支書記錢義濤說。
在小區出入口,“紅色物業”設置“便民存放點”方便快遞及外賣存放,提供消毒用品,為快遞物資及時消殺。
針對社區居民多、出入量大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由社區工作人員帶領物業人員前往防控值守點指導、配合落實防控任務,加強巡查檢查頻次,推動防控有效落實;積極推進“人防+技防”的疫情管控措施,對于居家隔離人員實行門禁系統,提高管控效率。社區與物業的緊密配合,為居民筑起了一道嚴密的“防疫墻”。
群防群控,凝聚戰“疫”合力
“防護千萬條,口罩第一條,請大家出門戴好口罩…”梅蘭英是一名黨員同時也是西旺社區“紅色物業”中“網格大媽”,在核酸檢測期間她擔任引導員,核酸檢測結束后又主動幫助社區摸排人員核酸檢測信息,建設“無疫小區”時她通過“小喇叭”實時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識。
“針對居民在微信群發布的不實的信息和言論,社區網格員都會主動發聲,及時做好引導澄清,提醒居民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梅蘭英說。
據悉,西旺社區“紅色物業”收獲了業主們的點贊和認可。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居民也主動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幫助宣傳防疫知識。
家住金龍南郡的嚴金保第一時間聯系社區,主動參加志愿服務,幫助社區工作人員及時把疫情防控新政策張貼到小區宣傳欄;在全民核酸檢測期間,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布置核酸檢測現場,看到扎堆人員,積極勸導,疏散人群,核酸檢測結束后,主動擔當起消殺的任務;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他知道社區物資資源緊缺,便自掏腰包,向社區捐贈了飲料面包等物資。
西旺社區以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業委會、物管會、志愿者等多方聯動的“紅色物業”體系,激活了“紅色細胞”,充分發揮“紅色物業”的服務功能和政治引領作用,在聯防聯控一線建起一座座防控疫情的“紅色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