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農商銀行“三個強化”全面提升不良風險防控能力
今年以來,盱眙農商銀行狠抓不良風險防控工作,從客戶管理、審計排查、人員管理三個環節發力,全面提升不良風險防控水平,為全行信貸資產保駕護航。截至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28億元,比年初減少1.2億元,不良率為1.94%,較年初下降1.01個百分點。
強化客戶管理。一是嚴禁“帶病入場”。嚴把新增客戶“準入關”,充分利用“都梁e貸”線上系統,不斷優化、細化信貸業務辦理流程,實現信貸業務建檔、授信、審批、放款等各環節的線上化、透明化,減少經驗判斷隱患和“人情負擔”,從源頭上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二是堅持“防微杜漸”。加強風險預警系統的優化及新增功能培訓,深入推廣核銷、逾期欠息賬戶實時清收及止付功能應用,重點關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實現風險早預警、早識別、早處置,對可能出現風險的客戶實施提前介入管控,及早制訂風險化解方案,提高清收處置效率。截至9月末,共對201戶小微企業實施了無還本續貸18.89億元;對62戶小微企業調整結息方式,累計金額3.88億元。
強化審計排查。一是定期組織開展關聯交易管理、呆賬貸款核銷專項審計活動,通過專項審計發現問題,充分揭示風險、有效防范風險,促進被審計單位整體風險防控能力的提高。二是扎實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股東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回頭看”等檢查與排查工作,在排查與檢查過程中注重“三個延伸”,即在時間上向八小時內外延伸,在思想上向可能產生道德風險的行為表現方面延伸,在業務上向操作過程細節上和全程操作合規性方面延伸,做到排查工作深入、徹底,檢查全面、細致。二、三季度,該行共組織集中采購、大額貸款風控等專項審計4次,支行全面審計2次,共發現問題54個,提出風險提示11條,管理建議書23份,共對涉及違規員工記分82分,切實保持風險防控的高壓態勢,確保全行穩步高質量發展。
強化人員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員工長效管理機制。把預防十種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制定發布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聯合機關職能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員工行為排查治理格局,有效防范案件風險。二是完善《信貸業務盡職免責實施細則》。重點明確信貸前、中、后臺各個崗位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加快對疫情期間受影響貸款涉及人員的盡職免責評價,全面落實盡職免責制度,充分激發基層機構和人員支農支小的內生動力。三是構建合規培訓長效機制。通過周末課堂、云端學習、合規意見書等多種形式,加強各條線合規知識的教育培訓意識。同時認真做好各崗位、各層級合規考試工作,以考促學,充分營造“學規、依規、執規”的濃厚氛圍。截至9月末,已累計開展法律知識專題培訓及宣講32期,組織合規測試12次,參加測試人員1900多人次,及格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