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農村社會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新變化,睢寧農商銀行積極探索網格化管理模式,推進網格化金融服務工程建設,推動釋放“消費扶貧”能量,推廣打造“產業扶貧”模式,推動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助推脫貧攻堅取得積極成效。
依托網格化管理,提檔 “陽光信貸”工程。圍繞扶貧、種養加產業項目、服務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實現整村授信、貸款公開全覆蓋,培育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和產業大戶,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依托金融駐村服務點,將“百村萬戶”工程覆蓋面進一步向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延展,著力打造“陽光信貸”升級版。截至10月末,共對399個行政村組(社區), 開展貧困人員走訪授信工作,對轄內4.5萬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走訪和建檔,累計向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69億元,有效解決扶貧攻堅戰中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深耕城鄉化市場,釋放“消費扶貧”能量。深入貫徹國務院扶貧辦等七部委《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有關要求,通過“貸產、貸物、貸人、轉觀念、轉村貌”三貸兩轉模式,抓住新農村集中居住建設機遇期,大力支持農戶遷徙進城、生產生活消費需求,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開發創業貸、復工貸、地攤貸等幫扶模式,以優惠利率貸款等形式,大力支持銷售扶貧產品的小微企業,推動扶貧產品進市場、進商超、進學校、進社區、進食堂。大力支持消費扶貧電商,鼓勵為貧困地區設立扶貧專賣店、電商扶貧館和扶貧頻道。大力支持參與消費扶貧的經銷商、個體工商戶,為參與消費扶貧各項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實施可持續造血,打造“產業扶貧”模式。針對貧困戶創業增收抗風險能力弱,單戶難以有效支持,極易導致“貧上加貧”或“脫貧返貧”現狀,睢寧農商銀行持續推廣“政府+企業+農商行+貧困戶”的扶貧產業園模式,從項目建設運行科學性、入園經營發展資金支持、收益兜底等方面,破解家庭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且無實際經營項目脫貧難的問題。持續優化與省農擔合作模式,推廣“產業+企業+扶貧”“駐村扶貧+扶智培訓”等多種模式,打造“扶智培訓、產業造血、一村一品、產銷賦能”扶貧閉環,以“授人以漁”的方式實現產業扶貧從0到1的模式設計和從1到N的項目推廣。“一次性的輸血只能救急,不能從根本上救窮”,不斷加大核心農業企業的扶貧項目支持力度,推動從“一次性補償”向“建立長期幫扶機制”轉變,多渠“授人以漁”支持扶企扶貧工作,實現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金融扶貧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