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推進移動支付便民工程的建設,大豐農商銀行在當地人民銀行的組織下,大力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提質增效,以“便民、利民、惠民”為目標,在鹽城市大豐區全面推廣設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大豐驛站。
提前布局,做好普惠金融服務統一規劃
為了讓農村及城鎮地區老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小額取款、生活繳費等金融服務,大豐農商銀行未雨綢繆、及早規劃。一是提前做好布局。自2012年開始,在本地區推廣“金融便民服務到村”業務,歷經8年多的推廣使用、升級迭代,不僅提高了農村地區支付結算效率,而且有效地緩解了網點柜面壓力,提升了服務“三農”的品牌形象。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發放社會保障卡72萬張,金融功能激活率達92%以上,基本實現了本地區全覆蓋,同時進行的多輪存折轉卡工作,為本區域客戶,尤其是農村客戶提供了基礎賬戶的支撐。二是打造戰略精品。伴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該行及時根據農村居民支付結算習慣和村鎮市場環境的變化,認真貫徹落實人行南京分行、省聯社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聚焦廣大農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按照人行《關于推進江蘇省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提質增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2020年開始對轄區內滿足條件的助農取款服務點、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軟硬件進行規范化升級,打造“大豐驛站”品牌,依托已有大數據信息,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通過接入和建設智慧社區、商圈、旅游、醫療等業務場景,將金融業務產品與場景相融合,為客戶提供豐富的本地化城市生活,為“三農”提供更便捷的金融資源,構建了更加統一、完整、規范化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搭建場景,加大鄉村振興戰略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大豐農商銀行共設立普惠金融服務點355戶,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惠及農村人口33.13萬人。本年累計辦理各類業務49.2萬筆、金額8.9億元,受理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殘破幣兌換等非支付業務2000余筆。一是豐富業務功能。服務點囊括的基礎功能除查詢、取款、消費、轉賬等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外,還添加了水、電、煤、新農保預繳費等公共領域特色業務;提供二維碼支付、電子簽名留存、交易語音播報、廣告宣傳等,持續擴大業務規模和服務范圍。二是增加服務場景。為滿足農村客戶多樣化需求,響應普惠金融的號召,該行不斷尋求服務模式上的突破,建立了兩家智能點,配置自動柜員機、存取款機、社保自助查詢機、網銀體驗機等設備。同時,結合全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情況,在小海鎮等農村集中居住區依托村委、農資站等陣地建設新型普惠金融服務站點,形成“金融+電商”“金融+農資”等模式,并派駐支行服務專員進農場、進村、進組,為居民提供信貸、存款、電子銀行等各種金融服務,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黨建引領,助推普惠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大豐農商銀行組織與區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黨建+”系列活動,進一步明確“金融便民服務到村”的業務定位。在受理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形成綜合型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一是培養壯大服務點優質商戶。將服務點作為普惠金融的有力抓手,培養了一批以農民經紀人劉劍等為代表的優質商戶,利用自身優勢,向服務區域內的百姓宣傳、推介金融產品服務,提高了商戶的服務質效。二是整合場景資源及服務點功能。將金融業務與黨建、政務、民生等相關服務功能相結合,打造了一批以新豐鎮太興村、大中街道恒北村農村集聚區為代表的融合社保繳費、稅務服務、金融服務、公用事業繳費等為一體,居民憑借一張社保卡,足不出村即可滿足基礎民生與金融需求的一站式服務,打通了民生與金融服務的“最后一百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