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內控管理,切實防控金融風險,消除案件隱患,促進全員知“底線”、明“禁區”,主動合規履職、自覺廉潔從業,樹立氣正風清的經營環境,響水農商銀行多措并舉,從四個方面強化員工行為管理,筑牢行為管理的“銅墻鐵壁”。
一是逐級排查“新常態”。常態化排查員工日常行為,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處置。開展全員“征信排查”“經商辦企業”“賭博酒駕”等專項排查,排實查細員工日常行為狀態,及早發現、有效預防、及時化解,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運用審計系統、EAST數據系統,分析評估員工與客戶資金往來情況,對涉及參與民間借貸、非法集資和充當資金掮客與客戶有不當資金往來等情況進行排查,確保情況早知道,措施早到位。
二是行為管理“進系統”。為進一步完善員工行為管理手段,實現科技管人、系統管人,提升風險防控的智能化、智慧化、精細化水平,自主研發的“廉潔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在響水農商銀行試點上線成功,增強對員工行為表現的了解,強化員工異常行為管控;逐步完善員工廉政檔案信息,詳細記錄員工獎懲信息和婚姻、征信、負債、擔保等重大事項情況,為全行員工行為管理增添了科技含量,員工行為風險防控也更加規范有效。
三是員工家訪與客戶走訪“標尺線”。定期組織開展員工家訪活動,部門、支行負責人面對面向員工配偶、父母等告知員工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時間、薪酬收入,同時近距離了解員工家庭情況和8小時外朋友圈、行為動態等,及時發現員工異常行為端倪。營業網點顯著位置張貼“陽光辦貸”警示牌,提示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自覺監督員工的各項行為,同時條線管理部門不定期走訪轄區內客戶,了解客戶經理辦理貸款過程,確保“陽光辦貸”“廉潔辦貸”相關規定能夠有效落到實處,告知客戶農商銀行員工管理“八個嚴禁”和正風肅紀“八項規定”,接受客戶監督,側面了解員工行為。
四是警示教育“敲警鐘”。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員工警示教育學習,組織干部員工先后到響水縣看守所和鹽城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法治、廉政教育,圍繞近年來農商銀行系統內、身邊人發生的真實案件作警示教育宣講,研究梳理內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薄弱環節,分析原因、查找漏洞、追根溯源,教育引導干部員工做到知邊界、守底線,督促相關部門從制度、體制、機制上進行完善。播放廉政警示紀錄片,提升干部員工廉政從業意識。
下一步,響水農商銀行將打破傳統方式,繼續豐富活動形式,建立單位與家庭之間的微信群,搭建穩固的溝通橋梁,持續拉近員工、員工家屬與單位的距離,更好地進行“家企”溝通。同時打造合規有序的工作環境,營造尊重、愛護員工的人文環境,全方位加強員工管理,規范員工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