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句容農商銀行黨委堅持走“黨建引領”之路,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金融服務的結合點,大力推廣“黨建共建+整村授信”模式,促進農商行與地方黨政部門雙向聯動,將金融服務延伸至農村、社區的“神經末梢”,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目前,該行黨委已與全市11個鄉鎮黨委、159個行政村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整村授信”覆蓋面達95%。
發揮“黨建共建”優勢 凝聚“整村授信”合力
近年來,句容農商銀行始終將“整村授信”工程作為推動業務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穩步推進。為了解決“整村授信”過程中面廣量大、因地而異、情況復雜等難題,該行黨委在深入調研、多方走訪的基礎上,搭建了“黨建共建”的橋梁紐帶,創新推廣“黨建共建+整村授信”的共建模式,發揮地方黨政部門的行政優勢、資源優勢和組織優勢,促進“農商行、地方黨政部門、農戶”三個層面的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活動互融、產業互助。該行黨委與句容市委市政府從頂層設計上達成共識,聯合制定下發《句容市“黨建共建 整村授信 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方案》,市政府將“整村授信”工作納入全市重點民生工程積極推進。農商行黨委委員與掛鉤聯系點鄉鎮黨委委員結對,聯合召開“整村授信”推進會;支行黨支部與轄區村黨支部形成結對集體,成立工作推進小組,由村黨委(支部)書記任組長,支行黨支部書記、支行行長任副組長,村委委員和黨員骨干為組員,具體推進落實。
優化“黨建共建”模式 提升“整村授信”實效
明確“急需先行”。組成以黨員為核心的先鋒隊,優先走訪一批復工復產的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種植養殖戶和農戶,最短時間建檔、最簡流程授信、最快時間放款,盡力減少疫情影響。推行“一村一策”。根據每個行政村的地域、文化、產業等特點,以“紅色黨建紐帶”“橙色脫貧幫扶”“金色文化宣傳”“紅色故事一起講”等活動,開展特色化黨建結對共建,為“整村授信”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實施“分層標準”。針對個體工商戶、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生產周期和產業特點,分層分類開展建檔立表和評級授信,全力滿足差異化的金融需求。創新“授信流程”。采取“3+2+1”模式(“3”指3名村中品德優良、誠實可信、熟悉情況、德高望重的黨員;“2”指支行行長和客戶經理;“1”普惠金融部的分片人員),對全轄農戶實行“背靠背”民主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導入“陽光信貸”系統,實現線上全流程放款。“黨建共建+整村授信”工程實施以來,全行已實現走訪建檔6933戶,授信3.6億元,用信1.1億元。
依托“黨建共建”平臺 延伸“整村授信”內涵
發揮“黨建共建”的平臺優勢,將“整村授信”工程與普惠金融服務緊密結合,把“四網共建”貫穿在“整村授信”工程始終,全力滿足“三農”服務日益多元化、深層次的金融需求,全方位服務鄉村振興。共建“知識宣傳網”。發揮支行黨支部與村黨支部的共建作用,在推進“整村授信”工程中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通過黨課聯學等形式,宣傳防范互聯網詐騙、遠離非法集資、金融消費者權益等知識,踐行普惠金融的使命擔當。共建“信用凈化網”。選派農商行黨員到村支部掛職金融助理,發揮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作用,設立不良貸款“黨員包戶責任區”,與群眾聯合開展不良清收作戰。在推進“整村授信”工程中實施差異化授信評議,力推信用村、信用戶建設,凈化農村金融生態與信用環境。共建“產品銷售網”。支行黨支部與鎮級農業公司和村黨支部對接,全面了解疫情期間農戶、農業企業、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產品滯銷情況,開展“黨建銷售聯盟”活動,在“E路有我”線上平臺設立農副產品宣傳、銷售專區,對接各大生活超市和蔬菜市場,在互金平臺上架新鮮生蔬并實行免費配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銷售難題。共建“精準扶貧網”。將“整村授信”的走訪建檔嵌入句容市陽光扶貧工程,完成對全市低收入農戶建檔授信全覆蓋。按照黨建共建任務清單項目,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建立“政府+企業+農商行+貧困戶”的四位一體金融精準扶貧新模式,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